磁灶镇陶瓷工业发展方向及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灶镇陶瓷工业发展方向及对策 摘 要 磁灶因设灶制瓷而得名,素有“闽南瓷都”之美誉。本文运用区域产业发展理论,评价 磁灶陶瓷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发展方 向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陶瓷工业 优势 环境 磁灶镇 磁灶镇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历经了西晋时期的萌芽,南朝的创烧,唐、五代的发展,到了宋元时期 随着泉州港海外通商贸易的鼎盛而达到高潮,明清以来又因闭关守国逐渐衰落,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 “开 放改革”国策迈上了重兴之路,成为中国重要的陶瓷产销基地。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行业标准的提 高,磁灶镇陶瓷工业的发展又遭遇了瓶颈。本文运用区域产业发展理论,评价磁灶陶瓷工业发展的优势条 件,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与对策措施,以期能对磁灶陶 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磁灶镇陶瓷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1 区位优势 磁灶镇位于晋江市西北部,东邻晋江市区(青阳镇)和池店镇,西与南安市官桥镇相接壤,南连内坑 镇,北隔紫帽镇与泉州市区(鲤城区)相望,东南穿过罗山镇与石狮市相通。从泉州地区看,磁灶毗邻泉 州中心市区,距晋江市区 8km,北与泉州市区相距 14km,东南距石狮市区 21km,西距南安市官桥镇 12km, 处于鲤城——晋江——下南安城市群的中部。鲤城——晋江——下南安是泉州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带,良好 的区位有利于磁灶接受三地的经济辐射,密切经济联系和合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从交通区位看,国道 324 线、泉厦高速公路、双内路、磁新路等各级公路横贯其中,从福厦路前埔路 口至罗山社店又有 15.4km 的支线与泉安公路相接,使得磁灶与晋江市内各地、泉州、石狮以至全国各地 的交通都较为方便。泉厦高速公路晋江段以陈埭海尾入口,在磁灶嘉福开口,也使得磁灶的交通区位优势 更为突出。从水上交通看,磁灶与泉州后渚港和石狮石湖港(位于石狮蚶江镇,为万吨泊位)距离都只有 20 几公里;晋江机场的开航(距磁灶镇区 18 公里);规划建设当中的福厦铁路(将在磁灶瑶琼设立晋江站, 建成通车后将北接长三角经济板块,南接珠三角经济发达区,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 条件,磁灶作为铁路线的站点将从其中受益甚多)等,完善的海陆空交通体系及配套设施为磁灶经济发展 特别是陶瓷工业产品的外销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 1.2 历史优势 磁灶因设灶制瓷而得名,陶瓷业始于晋朝,兴于唐宋,距今已有 1700 多年,是我国陶瓷发源地之一, 在古代,闽南陶器几乎都是磁灶所产,因此素有“闽南瓷都”之美誉。据清《西山杂志》记载:磁灶陶瓷 起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至南朝、隋唐以后进一发展[1]。乾隆《晋江县志》载:“瓷器出晋江瓷(磁)灶 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1]”磁灶现已发现古窑址 26 处,其中南 朝 1 处,唐、五代 6 处,宋元时期 12处,清代 7 处,其中南朝磁灶古窑址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及现存古窑址印证了磁灶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辉煌深厚的制陶史为磁灶开拓国内市场及进军国 外市场打开了知名度,早在宋元时期磁灶瓷品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海湾地区,现 在产品更是远销全国各地及新加坡、菲律宾、中东及欧美等国际市场。 1.3 资源优势 磁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多属丘陵、台地。境内有马鞍山、将军山、童子山多座山及罗裳山、崎 山等几座晋江较为有名气的山也座落在磁灶边境上。青山叠翠,连绵起伏,蕴育了丰富的高岭土资源。磁 灶的高岭土属沉积型,是镇内发展陶瓷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早些年,磁灶的高岭土资源除供镇内几百家 陶瓷厂生产之需外,还部分经过加工销往省外,近几年前,由于大量开采,已有部分厂家出现原料供应不 足,同时也出现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磁灶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20.5℃,降水量在 1100mm 以上,雨热充足;九十九溪(又称梅 溪)自西向东流经磁灶中部,最后与晋江汇合入海。梅溪年径流量为 2.01 亿立方米,支流有崎溪、倒桥溪、 下灶溪等,皆在磁灶境内,遍布乡村。纵横交错的溪流不仅确保了瓷业生产的大量用水,梅溪历史上也曾 是晋江、南安的水上交通要道。宋元时期是泉州外贸的鼎盛时期,当时磁灶陶瓷就是通过梅溪运往泉州港 外销的。史书记载:“船只往返于梅溪之上”,“白石九十九溪水,出清洋坡,历大桥,及沿江斗门经此通 烟浦埭,抵溜石六里陂入海[1]。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