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病毒作为RNA参考物质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规范-编制说明.pdf

假病毒作为RNA参考物质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假病毒作为 RNA 参考物质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下达的 《关于下达 2013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 [2013]90 号)要求,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承担了 该标准的编制工作。主管部门为农业部,归口单位为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标准根据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要求进行编写的,本标准编号: T-424 ,完成时间为 2016 年。 (二)修订的必要性 在水生动物 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标准中,一般选择灭活病毒中抽提的 RNA作为阳性对照。此方 法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且 RNA极易降解,无法长久保存。假病毒技术利用包含 MS2 噬菌体基因的 质粒作为病毒核酸的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能将插入的病毒基因转录成 RNA,同时表达出 MS2噬菌体蛋白包 裹病毒 RNA,组装成假病毒。该假病毒不仅含有所需要的 RNA片断,而且与 MS2 噬菌体类似,能够耐受核 酸酶的降解,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不具复制能力和传染能力,可代替灭活病毒作为参考物质用于 RNA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假病毒 RNA参考物质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针对这一情况, 本项目计划建立一套技术标准,包括假病毒的制备方法、质量评价方法和保存条件。通过该标准可以为 RNA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稳定安全的 RNA参考物质。 该标准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病原分子生物学 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 )主要工作过程 1、准备阶段:本标准完成过程中所使用的质粒为中国检科院动检所自己制备的表达型质粒载体, 用于假病毒外膜蛋白的表达。大肠杆菌感受态来自商业采购,由动检所保存。同时召集有相关水生动物 病毒病诊断经验的科研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行假病毒参考物质制备方法的改进、验证和征求意见稿的 起草工作。 2、实验阶段: 2014 年全年,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物检疫研究所牵头,连云港出入境检验 检疫局和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实施该标准的实验工作。 3、起草征求意见稿: 2014 年 12 月,根据实验数据,形成《假病毒作为 RNA 参考物质的制备和质 量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 1 4、征求意见阶段: 5、验证阶段: 2014 年 11 月,起草小组将假病毒样品及标准征求意见稿文本分别发往北京市水产技 术推广站、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和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进行验证。 3 家 实验室验证结果均表明,本标准技术路线合理,所制备的假病毒可以作为阳性参考物质用于水生动物 RNA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6、初审意见稿阶段: 7、送审阶段: 8:审定阶段: (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主要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起草人:张旻、王娜、吴绍强、景宏丽、邓俊花、周毅、谷强、任彤、江育林。 张旻:负责确定技术指标,进行假病毒制备条件的优化研究。 王娜:假病毒质量检测。 吴绍强:协调各参加单位、技术人员的分工等。 景宏丽:细胞培养。 邓俊花:假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周毅:病毒 RNA 提取。 谷强:归纳总结实验数据。 任彤:组织验证工作。 江育林:标准文稿的审核、征求意见稿相关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 )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是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档评论(0)

lyf66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14006200000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