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课赛获奖.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8、《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通过反复诵读,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 3、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品赏景物美。 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远足图片4张) 高中生涯的第一次远足,给同学们留下了什么? (学生回答) 这次远足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其实在一千多年前,也有一群人像我们一样登高望远,走进自然,享受造物者的馈赠,与我们的野炊不同,他们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最后由王羲之做序,总述其事,写下了非常有名的宴集序——《兰亭集序》。(板书题目) 二、解题 1、兰亭集/序:(课文注释①、⑤) 2、兰亭集/序:(优佳学案P65) 序是一种文体,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板书:兰亭集:诗集 序:文体 宴集序) 3、王羲之介绍(优佳学案P65) 出生世家豪族之一琅琊王氏;世称“王右军”,善书法“书圣” (PPT呈现《兰亭集序》字帖)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全篇共324个字,字字笔力挺拔,笔势纵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像云一样很轻盈飘逸,如同盘旋舞动的龙一般敏捷有力)。23个“之”,字字不同,独具韵味。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描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 三、学习目标呈现 (教师指出学习重难点、单元提示要求)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通过反复诵读,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 3、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四、导学反馈 1、错漏 2、我的疑问 3、优秀小组和个人 五、预习检测(PPT呈现) 1、字音(导学案预习检测) (基本没问题,不再具体呈现)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所以游目骋怀 表凭借,用来。 (2)向之所欣 所+动词,固定结构,……的 (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 (4)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 (5)虽趣舍万殊 通“趋”,趋向,取向。 (6)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同。 (7)列坐其次 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导学案上1、3) 六、文本研读 (理清了文字障碍后,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诵读《兰亭集序》,学生思考(PPT呈现问题) 2、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找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 【明确】“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即:(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3、齐读1、2自然段看看作者为何而乐?(导学案预习检测2) 【明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 1、第三段作者列举了哪两类人生选择,你怎么看? 【明确】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静: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躁:归隐山林)。 (导学案时代背景) 面对世俗生活,人们的爱好和取舍千差万别,竹林七贤,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中“痛”是什么痛? 【明确】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怎么理解? 【明确】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生有各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