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歌意象特征及其英译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意象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历代文艺评论家评鉴诗歌的 必要元素。本文将从意象特征的角度来分析李商隐诗歌英译,对比分析现有的李商隐诗 歌译本,试图为李商隐诗歌翻译出新的视角——从意象特征上尝试重现李商隐的多重 诗境。本文主要以两位翻译家的翻译为例,即许渊冲和刘若愚,辅以宇文所安、宾纳和 葛瑞汉的译本。 本文分别从意象的复现、意象的串联和意象的本体和喻体三个角度出发,来探讨李 商隐诗歌英译本中对诗歌意象特征的重现。 第一章探讨了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复现现象在英译本中的重现,认为译者应当尊重 原诗中意象的完全复现,并尽力通过处理与意象相关的其他成分,来重现意象的差异性 复现;第二章探讨了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串联现象在英译本中的重现,认为译者可以通 过分析意象的本意和典故来梳理逻辑性意象,重现原诗中诗人的意脉流动。同时,译者 可以通过保留原诗中逻辑性意象的断裂和碎片化叠现,以重现原诗的难懂风格;第三章 则探讨了李商隐诗歌中意象的本体和喻体现象在英译本中的重现,认为译者需避免过分 直白地表现原诗中意象的本体和喻体,厘清其中的关系。针对意象中本体缺失的现象, 需避免将本体点明,而采用更婉曲的方式暗示本体在诗中的“痕迹”。 关键词:李商隐;英译;意象特征;复现;串联;本体和喻体 ABSTRACT Image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has always played an elementary role in poetry appreciation. This article tends to analyz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 Shangyins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ry characteristics. It will comparatively analyze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s of Li Shangyins poems, and try to put forwar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Li Shangyins poems. From this perspective, translator should try to re-embody Li Shangyins different worlds through re-embodying the imagery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the translations of two translators as examples, Xu Yuanchong and James J.Y.Liu, supplemented by the translations of Stephen Owen, Witter Bynner and A.C. Graha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ry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 Shangyins poem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currence of imagery, the concatenation of imagery, and the ontology and metaphor of imagery.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currence of imagery in the Eng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