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病毒的基本性状
Basic Characters of Viruses
1
补充学习和理解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
学习目标
熟悉:
灭活病毒的特性
常见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常见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注意: 已学过的灭菌方法,同样适用于病毒并达到灭菌效果
3
1. 病毒的灭活及其特性
病毒的灭活(inactivation)
定义: 活的病毒体在受物理、化学等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
特性:
• 抗原性: 制备灭活疫苗
• 红细胞吸附:检测
• 血凝: 检测
• 细胞融合: 检测
• 无感染性
2. 物理因素
温度: 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o o o
低温(0 C以下) ,尤其是深低温(-80 C, -196 C) ,可长期保持感染性
o
多数病毒50~60 C ,30min被灭活
pH: 多数病毒在pH5~9稳定
多数在pH5以下或pH9以上被灭活
少数如肠道病毒耐受pH3~5
射线和紫外线: 均可灭活病毒,但注意紫外线灭活后的光复活
3. 化学因素
胆汁和脂溶剂: 包膜病毒非常敏感, 尤其是对乙醚
酚类: 病毒较为敏感,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病毒较为敏感
部分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等对部分病毒有抑制作用
盐类:可稳定病毒抵抗热灭活,常用于疫苗制备
抗生素:病毒不敏感,体外分离培养病毒时抑制杂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