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红色足迹手抄报
红领巾的足迹手抄报红领巾的足迹手抄报下载方法:在图片上面
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
红领巾的足迹 20 世纪 20 年代省港大罢工和五卅惨案时期,一群
流浪街头的苦孩子在党组织的帮助下, 成长为光荣的劳动童子团团员,
在革命斗争中艰苦奋斗成长起来 .领巾不仅仅代表红旗一角、烈士的鲜
血,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象征着少年先锋队的前身 ——劳动童子团
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腔热情投入革命事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这就是红领巾的由来。
大家都应该只是知道其中一角吧。
其实红领巾的历史悠久,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
当年,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夺得革命胜利,时
为 1917 年。
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日上主日课
时都会带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
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共(布)为加强孩子的共产
主义教育,设立了教导共产主义思想的少先队,由于那时候俄罗斯社
会以红领巾当作一种光荣,俄共(布)就全盘接收,以红领巾作为少
先队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 ——红旗的一角。
中国共产党继承苏联的传统,所以我国的少先队也带光荣的红领
巾。
探寻红色足迹 探寻红色足迹一次后然的机会去了沈阳抗美援朝
烈士陵园,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先烈们那英勇奋战的精神,没有他
们的英勇奋战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在我们享受生活的快乐
之余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祖国兴盛战死在沙场的那些烈士们。
纪念馆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展出面积 1500 平方米,总投资 1100
万元。
本馆展出实物 201 件、照片 187 张、绘画 61 幅、录像资料 3 部。
资料 3 部。
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 23 米高花岗岩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
碑体正面是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
碑的顶部是中朝两国国旗, 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铜像。
碑的底部有铜铸的花环,花环的两侧刻有 1950—1953 年字,
这是志愿军赴朝参战和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的时间。
卧碑的下半部刻有郭沫若同志的题诗:辉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
辉不朽身。
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
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
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碑体的背面刻有国务院起草,周恩来总理审阅的 471 字祭文。
纪念碑东西两侧的石壁上镶着八块展现志愿军英勇作战场面的大
型铜制浮雕。
纪念碑后面便是烈士墓, 分为东、 西、北三个墓区, 安葬着 122 位
志愿军烈士。
其中,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
孙占元、杨连弟。
在墓区的东南侧有大型画廊和烈士纪念馆。
画廊展出国家领导人陪同国际友人来园扫墓以及各界群众和烈士
亲属来园祭扫的大幅照片。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的 123 位烈士遗体, 大多是 1951 年5 月
至 1955 年年底,从朝鲜战场上运送到沈阳的。
1951 年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修建的同时,便有烈士遗体相
继送来安葬。
翻开烈士陵园的原始志愿军烈士入园登记表, 123 位烈士的自然情
况历历在目;每个登记表上,都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
组织部的大印,留有组织部部长谭开云等领导的亲笔签名。
烈士纪念馆主要展出抗美援朝战争 420 多幅珍贵历史图片,烈士
遗物:有:邱少云烈士生前用过的冲锋枪;孙占元烈士生前用过的轻
机枪;杨根思烈士生前作为毛主席的客人,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
的请柬;蔡正国等烈士生前荣获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蔡正国副军长
牺牲时的弹洞血衣,红军长征 10 周年纪念章;吴国璋、饶惠谭等烈士
生前的用品等遗物; 郭沫若讴歌黄继光、 邱少云烈士的诗词手迹等等。
陵园于1986年被定为首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51 年 10 月 23 日,东北人民政府、东北军区同意了《沈阳市烈
士陵园革命烈士灵柩安葬暂行规定》 ;1951 年 12 月 3 日,市长朱其文、
副市长焦若愚签署《通告》 ,颁布《规定》。
《规定》的第一条:凡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军及其他直接在朝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之团 (或相当团) 以上干部, 或由军(或相当于军)
之领导机关批准的特等英模牺牲病故者,得依本条例之规定入园安葬
之。
可见能够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烈士,级别之高。
1953 年 2 月 26 日,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三烈士的遗体,运送
到沈阳,灵柩停放到二纬路与三纬路之间的空场上(即现在的八一公
园院内)。
沈阳市政府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举行了规模宏大、庄严隆重的公
祭活动。
据《沈阳日报》 1953 年 3 月 4 日一版报道,从 3 月 3 日起,全市
各界公祭三烈士三天。
公祭三烈士的第一天,各界代表 4000 余人前去追悼。
公祭三天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