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泰蓝技艺的当代创新实践
[摘要]景泰蓝技艺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完整、成熟的艺术语言和 工艺流程。文章探讨了当代景泰蓝在吸收传统技艺基础上寻求器型
和色彩变化的技艺创新思路,分析了《蝶舞》《鱼韵》《鱼舞天娇》
等创新实践作品。
[关键词 ]景泰蓝;传统工艺;非遗文化遗产;创新实践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loisonnes inheritance ,
complete and mature art languag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form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ideas of modern
cloisonne in the pursuit of vessel shape and color changes
based on traditional techniques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like dancing butterfly fish rhyme dancing fish.
[key words] cloisonne ;traditional craf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innovative practice
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
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 2017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国办发〔 2017 〕25 号),其中指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
作水平和整体品质。 [1] 景泰蓝是北京地区著名传统手工艺, “燕京八
绝 ”之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保护与振兴传统工艺日益
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的局面下,作为景泰蓝技艺的传承者,要认识
到振兴传统工艺,需在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
对景泰蓝传统技艺在当代进行新的探索。
一、景泰蓝技艺
景泰蓝,正名 “铜胎掐丝珐琅 ”,俗名 “珐蓝 ”,又称 “嵌珐琅 ”,
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于铜胎
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景泰蓝的
源头可以追溯至阿拉伯及中亚地区的 “掐丝珐琅 ”工艺,约在元代初
期传入我国,经过宫廷匠人的改造融合,逐渐成为中国宫廷中最具
代表性的工艺品。
铜胎掐丝珐琅在明宣德时期( 1426-1435 年)就已形成非常精
湛的工艺,从当时流传下的实物来看,它们表面光泽温润,色泽纯
正、浓郁、沉着,且沿袭元代风格,以单线勾勒枝蔓,花叶硕大饱
满的缠枝莲花纹仍然为主要的装饰题材。明景泰年间( 1450-1456
年)的景泰蓝制品在工艺上更进一步达到高峰,掐丝整齐、磨光细
润、镀金匀实、釉色鲜亮,且纹样日趋饱满、富有层次,又因使用
的珐琅釉料以蓝色为主,故后人以 “景泰蓝 ”代称铜胎掐丝珐琅。 [2]
景泰蓝另一个顶峰为清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金属胎珐琅器偏
爱有加,积极支持并推动宫廷金属胎珐琅器的制作工艺,取得了空
前的成就。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数量繁多,形制不断翻新。这一
时期的珐琅制作工艺精益求精,成型规整,胎壁厚重,镀金光亮。
作为一种宫廷艺术品,景泰蓝集合了珍贵的材料和复杂的工艺,
其贵重、华丽、精致的工艺特色,博得了元明清历代统治者的青睐。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进步,景泰蓝技艺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逐渐在国际
市场取得盛名, “在 1904 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1915 年巴拿马
万国博览会上两次获奖 ”[3,] 景泰蓝技艺成为中国代表性的传统工艺
和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建国之后,景泰蓝行业扩大发展,不断创
造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经典作品。时至今日,景泰蓝依旧是北
京地区最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 “燕京八绝 ”之首, 2006 年入选第一
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景泰蓝技艺创新思路
景泰蓝的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从 “设计、制胎、掐丝、
点蓝、烧蓝、磨光、镀金 ”[4]的成熟工艺流程。景泰蓝具有古典的韵
味,但在当代审美语境下,显得过于古老、传统和保守,无论是从
造型还是色彩方面与当今世界的主流审美观念并不相符。现代景泰
蓝融合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玻璃熔炼等六项中国顶
尖工艺,运用千年不变的特制宝石釉彩及 950 度高温烧制,结合传
统七法及十多道细工,并在造型设计和色彩层次上寻求创新突破。
就器型而言,明代的景泰蓝,多是模仿青铜器和瓷器的造型,
釉料颜色少,风格比较粗犷、质朴;清代的景泰蓝,颜色、花纹、
造型都更加丰富,器物的实用性大大增強。 [5] 明清时期景泰蓝作为
皇家器物,无论是摆在大殿还是在宫内,都是为取悦帝王,彰显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