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各知识点巧妙记忆3
三、影响
1、性 质 前期民资反封建,后期马列初飘扬。
2、功绩 ①重创儒学 封建思想受重创,人民思想大解放。
②传播西学 自然科学得发展,民主科学初弘扬。
③宣传马列 社会主义新思想,中国革命新方向。
五四运动初动员,运动功绩永难忘。
[注释]
①知识分子:指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后来他们中间有些人转变为共产主义者。②“兼容并包”:新文化运动期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招能纳贤,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③群英:指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④三大提倡三反对:指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⑤“狂人”:指鲁迅的《狂人日记》。⑥两文:指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⑦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⑧大钊文章:指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1919、5-6)
一、背景
1、政治因素
①列强侵略 一战侵华数日本,人民反帝高潮兴。
②封建统治 军阀统治危机深,独裁混战民难忍。
卖国列强代理人,阶级矛盾为根本。
2、阶级因素 民族工业又发展,工人壮大罢工频。
3、思想因素 民主科学新文化,思想解放民觉醒。
十月革命传中华,指明革命道路新。
4、直接因素 巴黎①列强欺国人,正义要求②全否定。
废除特权不承认,激发国人爱国心。
二、概况
1、第一阶段 五四北京起风云,学生游行口号频。
(1919、5) 废除特权拒签约,内除国贼主权争。
火烧曹宅③总罢课,全国学生皆响应。
2、第二阶段 上海声援罢工兴,运动中心转申城。
(1919、6) 工人阶级初登台,五四运动初获胜。
罢免国贼④释学生,和约拒签民欢欣。
三、影响
1、性 质 五四反帝反封建,革命彻底超前人。
2、各阶层作用 爱国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
知识分子⑤来领导,席卷全国各阶层。
3、思想方面 启导觉悟促团结,席卷全国一百城。
促进马列广传播,中共成立有理论。
4、革命范畴 中国革命方向新,世界工运一部分。
五四工人领导新,民主革命新里程。
[注释]
①巴黎:1919年,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一战后分赃会议,由英法等国操纵会议。②正义要求: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废除列强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一战中日本夺取的山东特权等要求。③曹宅: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④罢免国贼:指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⑤知识分子:指李大钊、陈独秀等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7)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 件
①阶级基础 中共成立多原因,阶级基础早奠定。
民资发展多工人,五四登台领导新。
②组织基础 早期组织①沪首建,中外建立纷纷兴。
长沙武汉京济南,广州巴黎与东京。
③思想基础 五四马列传播频,宣传马列到基层。
马列工运相结合,成立政党顺民心。
④国际指导 国际②代表来中华,政党成立有促进。
2、成 立 中共一大定纲领,名称中共说革命③。
(1921、7) 共产主义为目标,成立机构④有核心。
中心任务亦确定,组织工人领工运。
3.意 义 中共诞生意义深,革命面貌焕然新。
①性质 工人阶级新政党,领导人民闹革命。
②领导新 中国革命新统领。代表中华各阶层。
③理论新 马列主义来指导,新型政党为人民。
④目标新 共产主义为目标,领导人民奔光明。
二、“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
1、政治因素 战后列强又侵华,扶植军阀再瓜分⑤。
军阀混战⑥民难忍,两大统治压人民。
2、制 定 中共“二大”沪举行,分析国情定纲领。
①分析国情 社会革命两性质⑦,对象动力⑧两分明。
②制定纲领 共产主义为高纲,反帝反封低纲领。
③加入国际 加入国际为支部,二大召开意义深。
3、意 义 民主革命定纲领,中国革命方向明。
三、工人运动首次高潮(1921-1923)
1、概 况 “一大”确定党中心,组织工人为工运。
百次罢工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