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危害及干预措施.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危害及干预 哈尔滨医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向科 尹新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首因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21% 11% 血管疾病 HIV/AIDS 50% 结核病 疟疾 糖尿病 中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cVD(占总死亡的45%) Chronic diseases are not on the agenda. lancet 2005: 366: 1512-14 动脉粥样硬化暴及全身,危害巨大 缺血性卒中/TA 2006年中国慢性病报告 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 心绞痛 1,394971 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 冠状动脉疾病死亡人数: 514,749 外周动脉疾病 数据来源:1991-2000年全国疾病 统资料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1996: 348: 1329-1339 中国慢性病报告(2006) 动脉粥样硬化:伴随一生的风险 LDL-C →斑块cW事件 脂质沉积为主 平滑肌细蕙和 血栓出血 10岁开始 30岁开始 40岁开始 50岁开始 Pepine CJ. Am J Cardiol. 1998: 82(suppl 10A): 23S-27S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发事件 从易损斑块到稳定斑块 脉 正常动 易损斑块 稳定斑块 纤维帽 脂核 内膜 中膜 外膜 噬细胞 淋巴细胞 纤维帽薄 维帽厚 脂核大 脂核较小 炎症细胞多 炎症细胞少 平滑肌细胞少 细胞外机制多 ↓血管紧张素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血压 Libby, P. Nature Medicine 1: 17-18, 1995 斑块“稳定化 ”的途径 全面深入认识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血管疾病 内皮功能失调 氧化应激2炎症 内皮通透性白细胞进入内皮粘附功能白细胞粘附 Ross. N Eng/ J Med. 1999; 340: 115-126 脂核形成 纤维帽形成 ROss. NEnglJ Med 1999: 340: 115-126. Mason RP and Jacob RF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早在19世纪, Nicolai Anitschk。对动脉 粥样硬花进行了深入探索 确定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种细胞类型 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提出“无胆固醇无动脉粥样硬化 (133-19 pathologische Prozesse. Zentralbl Allg Anitschkow NN (1913).Uber die Veranderungen der Kaninchenaorta bi experimenteller Cholesterinsteatose. Beitr Pathol Anat 56: 379-404 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LDL-0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 样硬化的病因 干预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不可缺少的 措施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