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 感冒 感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冒 感冒 一、概述 1.概念: 感冒是外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四季都可发病,尤以冬春季或急剧的气候变化时为多。本病轻者称为“冒风”、“伤风”;病情重者,称为“重伤风”。 2.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普通感冒,系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病因病机 1.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风邪,常夹杂寒热暑湿 病位: 肺卫 病机:外邪袭表,肺卫功能失调 风邪 卫外不固 外邪乘袭 皮毛 口鼻 卫表不和 肺失宣肃 肺卫症状 二、病因病机 2.西医病因病理 主要病原:鼻病毒。 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低下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 三、临床表现 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型。 四、诊断 (一)中医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2. 诊断依据 (1)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3)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4)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四、诊断 (一)中医诊断 3.辨证分型 本病多在肺卫,多以表证、实证多见,但临床上当辨寒、热不同。 主症: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全身酸楚。 风寒: 主症+流清涕,痰清稀,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 主症+鼻塞而干,少涕或流浓涕,咳声声重,痰黄而粘,咽喉肿痛,恶寒轻发热重,有汗热不解,面红目赤,口干渴喜冷饮,苔薄黄,脉浮数 暑湿证: 主症+咳声重浊不扬,咯吐白色粘痰,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酸重,头昏重而胀胸脘痞闷,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尿少色黄,舌苔白腻或淡黄腻,脉濡 四、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 1.受凉史 2.常在气候突变时发生。 3.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 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腰背酸痛。 4.体征:鼻腔黏膜充血,可有体温升高。 5.血象:白细胞多为正常或减少。 五、推拿治疗 (一)治则 疏通经络,祛风解表为主。 偏于风寒应温散寒邪,手法以摩擦类手法为主;令其身体有发热感为佳; 偏于风热应清解热邪,以按揉类手法为主,令其身体微微汗出为度,可配合运用清热发汗的介质; 挟暑湿应祛除暑湿,可用按揉摩擦类手法为主,配合药敷以祛暑除湿。 五、推拿治疗 (二)操作部位及腧穴 以头面、项背、上肢为主要操作部位。 常用取穴:印堂、太阳、攒竹、迎香、风池、大椎、肩井、大杼、肺俞、膈俞、合谷等。 五、推拿治疗 (三)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 (1)起手手法: 推抹印堂 神庭,印堂 太阳穴,揉按太阳穴。 (2)主要手法: 按揉前额和眼眶周围的腧穴。 分抹前额 太阳穴。 眼眶 太阳穴。 (3)大鱼际揉前额,发热为度。 五、推拿治疗 (三)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 (4)按揉鼻通、迎香穴,推擦鼻唇沟及鼻翼。 (5)按揉五经。 (6) 按揉风池穴;捏拿风池穴颈项根部。 (7) 按揉大杼、肺俞。推擦大椎及背部膀胱经 (8)捏拿、搓抖上肢,按揉曲池、合谷。 五、推拿治疗 (三)操作方法 2.对症操作方法 (1)风寒型 1)按揉法在风府、风门两穴重点操作。 2)推擦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两条侧线至发热。 (2)风热型 1)按揉百会、曲池穴。 3)用冷水或冰水为介质按揉、推擦大椎穴1~2分钟。 (3)暑湿型 1)按揉脾俞、胃俞穴操作1~2分钟。 2)揉摩腹部、足三里1~2分钟。 六、自我保健 正坐,两手食指按压鼻两旁之迎香穴,顺转20次,逆转20次,每日两次,可预防感冒 七、注意事项 1.在治疗时诸穴用泻法。 2.手法治疗的同时可配合中西药治疗。 3.避免受凉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