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通感.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通感 【篇一:诗词鉴赏通感】 秋兰被长坂,朱华昌绿池。 千里一回首,万里一长歌。黄鹤不复来,清风愁奈何 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缺落泥土中,委弃无 人收。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篇二:诗词鉴赏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 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 “在日常经 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 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 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 芒。 ”下面列举一些运用示例。 1. “晨钟云外湿 ”(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 “湿 ”字形容钟声, 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 “湿 ”,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3.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李白),诗人把 “雪花 ”与 “春风”联系起来,把 “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 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4. “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 ”前一句写鸟语之快有如剪刀,由此 听觉与视觉沟通;后一句写花色欲燃,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 向触觉挪移。写鸟声,写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形,触之有温 度,形象异常具体。 5.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 钢线抛入天际? ?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绕穿插 ? ? 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 花,纵横散乱。 ”(刘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沟通,写出了 王小玉的高超技艺。 6. “哀悄悄之可怀兮,良醰醰( t n 酒味厚,醇)而有味 ”(王褒《洞 箫赋》)声如酒而有味,这是听觉通于味觉。 这几个例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可谓沧海一粟。从例子中可以看出, 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 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 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 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钱钟书《围城》中的通感运用示例: 1、上大学的时候,他老远看见我们脸就涨红,愈走近脸愈红,红得 我们瞧着都身上发热难过。 2、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 袅袅空中的余音。 【习题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 形参差如凤翼,其声音如凤鸣,故 “凤吹 ”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 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谷。 “隔彩霞 ” 三字,不直接描摹,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 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 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 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 越,咫尺天涯,顿生 “天上人间 ”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 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 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 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 “听筝 ”,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 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4 分) 答: (2)有人说颈联中 “独 ”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 作简要赏析。( 4 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 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 758 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 所作。 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搀毁,贬官长沙。 古曲有《梅花落》 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凉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1)首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凉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试作简要 分析: 答: (2)尾二句又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新凉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 【习题训练答案】 1、听邻家吹笙 写诗

文档评论(0)

150****09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