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证和虚症
一、实证与虚证的区别方法
辩证虚证与实证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从发病时间上,新病、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旧病、久病或病程长的多属虚证。从病因上,外感多属实证,内伤多属虚证;从体质上,年青体壮者多属实证,年老体弱者多属虚证。
辨证之阴阳
虚实辨证,是分辨邪正盛衰的两纲。凡机体功能衰退、低下和不足,或维持生理活动的物质缺损所引起的一类证候,均称为虚证;凡邪气较盛而正虚不明显的病证,均可称为实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即是虚实定义的本源。
虚 证
虚证,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或素体虚弱,后天失调,从而导致正气不足,出现脏腑、气血、阴阳等亏损的证候。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乏力、形寒肢冷、气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以及大便溏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淡少苔、脉细弱等。其病因病机为:虚证或由先天禀赋不足,或由后天失养所致。如饮食失调,脾胃受损;或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或房室过度,耗伐真元,以及久病损伤正气等。临床以后天致虚为多见。阳气虚,则不温,且不固,故可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自汗、二便失调;阴血不足以制阳,则阴虚而内热生,是以五心烦热、盗汗;气血两虚,气不足以鼓脉行,血不足以充脉道,故脉细弱;舌淡苔少,则是由于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濡养于舌。
虚证临床上除分有表虚、里虚外,亦有虚寒、虚热证之分。
虚寒证的病机为:阳气虚衰,温化无权。症见畏寒肢冷、腹痛喜按、精神不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少气乏力、舌淡苔白润、脉微。虚热证的病机为:阴液亏耗,虚热内生。症见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血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 证
实证,多是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然邪气盛,但正气犹能抗邪,未至亏损的程度,故往往是邪正相争的激烈阶段,多为外邪侵入人体,或内脏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于体内所致。其症状为:常见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促、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其病因病机为:无论是外邪侵入,还是由于痰饮、水湿、瘀血等所致,皆属邪气过盛。正与邪争,甚则发热;热扰神明、或浊邪蒙蔽心窍,皆可令人神昏、烦躁、谵语。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促;痰湿重者,必痰涎多而声漉漉,实邪积于胃肠、传导失调,故腹胀满,痛而拒按、大便秘结。水湿内停,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正邪交争,搏击于脉,则脉实有力;湿浊蕴结,内蒸于舌,故苔见厚腻。
实证,临床上除分有表实、里实证之外,亦有实热、实寒之分。
实热,即热邪炽盛。症见壮热烦渴、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尿赤、大便干燥、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滑实。
实寒,即寒邪过盛、阳气被遏。症见恶寒肢冷、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痰多喘咳、苔白厚腻、脉沉伏或弦紧有力。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有三种:虚实夹杂、虚实转化和虚实真假。
虚实夹杂,有六种临床表现:
1.表虚里实:素体卫阳不足,感受外邪后又伤食。症见汗出、恶风(表虚);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苔黄厚(里实)。
2.表实里虚:表邪未解、里气已虚;或素体脾胃气虚而受外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表实);神倦、肢疲、纳呆或食后腹胀痛、喜按(里虚)。
3.上实下虚:痰浊壅肺、肾虚不纳。症见咳喘、痰涎壅盛、胸闷脘胀、不得平卧(上实);腰膝酸痛无力、形寒肢冷、吸气短少、眩晕(下虚)。
4.上虚下实:心虚于上,湿热下注。症见心悸、怔忡、失眠(上虚);腹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下实)。
5.虚中夹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症见膝冷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面浮足肿、腹大如鼓。
6.实中夹虚:气血郁结,正气已虚。症见腹胀满痛、肝脾肿大、二便不利、腹露青筋、面晦舌紫、形瘦、纳差、少气乏力、脉细。
虚实转化
临床上由实证转为虚证者居多,往往因实证失治,误治或大汗、大吐、大泻后耗伤气血津液等所致。如病见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实证者,由于治疗不当,日久不愈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脉细弱等气津两虚的虚证。由虚证转为实证者较少,大多是由于正气不足,阳气不振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
虚实真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实证发展到极盛阶段,可以出现类似虚证的症状;虚证发展到一定阶段,亦会出现类似实证的症状。临床中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真虚假实:正气大虚,气血不足,运化无力,阴不敛阳。症见腹痛胀痛、脉弦;或高热、脉洪大等(假实)。但腹满胀痛时而缓解,且不拒按,脉弦而重按无力;或见舌淡或胖嫩(真虚)。
真实假虚
实邪内结,阳气闭郁。症见腹胀满痛、拒按、数日大便不行(真实);但精神萎靡、脉微弱(假虚)。
阴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XL-防治慢性脑供血不足-2013.ppt
- XXX医院紫外线空气消毒记录表.doc
- X线及CT检查辐射损害知情同意书-2016.doc
- [中医拔罐养生有哪些功效]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doc
- “五项举措”加强官兵心理健康教育.doc
- “医院是我家-发展靠大家”金点子建议活动通知.doc
- 《中国护士之歌》歌词.doc
- 《中医学基础》复习题.doc
- 《儿科护理学B(2010新版)》第4次作业.doc
- 《一曲难忘》 音乐赏析.doc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9《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教学设计.docx
- 初级农业经济《初级农业经济试题》模拟卷_1.doc
- 初级农业经济《初级农业经济试题》模拟卷_0.doc
- 人教版英语八上《Unit 10 Section A(1a-1c)》说课稿.docx
- 人教版英语八上《Unit 10 Section B(1a-1d)》说课稿.docx
- 人教版英语八上《Unit 10 Section A(Period 1)》说课稿.docx
- 人教版英语八上《Unit 10 Section A(第二课时)》集体备课说课稿.docx
- 初级农业经济《初级农业经济试题》考试题_0.doc
- 人教版英语八上《Unit 10 Section B(Listening)》说课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