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期末复习卷(二)
姓名 日期
第一部分:基础部分(25分)
一、你能正确地默写出下面空格中的语句吗?(1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
2、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朱熹)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泰伯》)
二、你能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吗?(6分)
5、(他)便jīng huáng 地站了起来,失了色sè suō 着。。
6、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hán zhàn 。
三、填空:
7、我们接触了一些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你还能记得吗?(4分)
(1)《风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3)《纸船》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4)《世说新语》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8、有许多关于母爱的诗歌或歌曲,你能写出一句诗或是一首歌名吗?(4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一)
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 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姑娘开始了奔波。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集资……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
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年级的50名学生。9、请你给短文拟一个标题。(2分)_____________10、短文中两个人物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3分)
11、文中的两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3分)
12、删掉短文末段行不行?为什么?(3分)
13、短文蕴含着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所持的态度,请你举文中的一例加以说明。(3分)
(二)小院吟
⑴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⑵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⑶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⑷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⑸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试题 - 阅读理解练习每天5篇(21) 译林版(三起)(含答案).docx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试题 - 阅读理解练习每天5篇(22) 译林版(三起)(含答案).docx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S版.docx
- 六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人教新课标.doc
- 六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练习每天5篇(14)(含答案)译林版.docx
- 六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练习每天5篇(15)(含答案)译林版.docx
- 六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练习每天5篇(16)(含答案)译林版.docx
- 六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练习每天五篇(1)(含答案).docx
- 六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练习每天五篇(3)(含答案)译林版.docx
- 六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练习每天五篇(4)(含答案)译林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