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生产流程.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疫苗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近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健康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企业,看到了“种在”鸡蛋里的甲感疫苗。   名词解释:   疫苗就是病毒,不过这种病毒已经剔除致病能力。当人体接种疫苗时,免疫系统就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当人再次接触该类病毒时,人的免疫系统就会循着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毒对人体的伤害。   甲感疫苗是“种”在鸡胚里培育出来的,也就是间说的毛鸡蛋   在一间阴暗的照检室,四名工作人员正在拿着手电筒,麻利地照射每颗鸡蛋,透过光线,鸡蛋壳红彤彤的,能看到里面的丝丝血管。   “检查这些鸡蛋是否合格,是生产疫苗的第一道工序。”工作人员说。   这些鸡蛋就是用来培养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   北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获得由美国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原始种子”,是在6月8日,种子只有一小瓶,由专业公司从美国空运过来,在旅途中处于“冷冻”状态。   “要想获得更多的种子,只能把它种在土壤里,等着发芽开花结果。要想获得更多疫苗,就要把疫苗‘种在’鸡蛋里。”该公司企业发展部宣传主管刘沛诚说。   说这是鸡蛋,其实有点“外行”,用专业术语说这是鸡胚,通俗地说就是受精后开始发育的鸡蛋,间称之为“毛鸡蛋”。   这些“毛鸡蛋”是美国引进的海兰白鸡所生。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们大小相当一致,外壳为白色,就像白色瓷器一样。   “这种鸡胚透光好,在暗室光源的照射下,可以清晰地看到鸡胚里的血管等,从而容易剔除弱胚、死胚等。”工作人员说。   鸡胚多是由出生28周至38周的母鸡所生,这些母鸡必须是没有接种过疫苗、没有使用过抗生素的,就连吃的饲料也是纯天然的,这样生下的鸡胚才不会具有强大的抵抗力,注入用于疫苗的流感病毒时,能比较顺利地“通行无阻”。   检查合格的鸡胚经过消毒,就被传入病毒接种操作生产线上。   记者看到,一盘36枚鸡胚,与之匹配的自动接种机也是36个针头,就像打针一样,刺开蛋壳一个极其微小的小孔,把经过稀释后的毒株原始种子“种”进鸡胚的尿囊腔中(相当于人胚胎的羊水,是具有生命力的“土壤”)。随后将鸡胚放进密闭、无菌、恒的孵化室中,使病毒快速繁殖。   三四天后,收获病毒的时间就到了。工作人员首先把接种病毒后的死胚、坏胚等不合格的鸡胚检出来,进行消毒处理,交给专门的回收公司。   照检合格的鸡胚被传送到收获生产线上来。36个鸡胚的顶壳同时被削掉,与之相对应的36根针头抽取鸡胚中的液体,再通过几个管子吸到无菌的罐子里,这就是病毒收获液了。   疫苗原液就像刚酿出的白酒,需要“勾兑”   病毒收获液还不是疫苗。   还需要往其中加入灭活剂,去除病毒的致病力,保留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那部分。还要对病毒灭活液进行纯化,避免杂质使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这些都要在流感疫苗生产车间里进行。   流感疫苗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穿着一身从头到脚的连体白色防护服,戴着双层蓝色口罩,这使他们不会被活体的病毒所感染,记者走进这里也不例外,一样要裹得严严实实。   纯化后的疫苗原液就像刚酿出的白酒,度数高,很纯,但不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必须加入水和其他东西勾兑到一定度数。疫苗原液也需要加入缓冲液稀释和佐剂“勾兑”到合适的浓度。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用禽流感疫苗,还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都在这个车间完成。“每次完成一个类型的疫苗生产后,全部要清场,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顶棚、墙壁和地面等进行全面消毒。这样可以避免疫苗病毒之间的交叉污染。”   工作人员走路胳膊甩大了点,被提醒“动作要轻”   接下来就是分装和包装了。   在分装车间,周围挂着塑料透明帘子,以防外围空气进入,破坏车间内稳定的气压差。工作人员走路时如果胳膊甩大了点,都会被提醒“动作要轻,不要造成过强的气流”。   负责分装的工作人员每个操作动作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除了手动更换一盘盘分装注射器包装,只能一动不动地站着,一站就要好几个小时,期间不能伸懒腰,也不能活动胳膊腿。   包装车间没有分装车间要求那么严格,工作人员相对较多。一支支灌装好的疫苗在流水包装线上“滑过”,工作人员先把明显不合格的产品挑出来,然后依次给“过关”的疫苗贴标签、压塑料包装、放说明书。   单支包装完成后,它们会被传送通过一个准确度很高的电子称——即使没有贴标签这么“轻”的事儿,都能被筛检出来。   记者发现,每支疫苗的包装盒上都印有编码,工作人员说这是电子监管码,是疫苗的“身份证”,便于疫苗上市后流向的追踪。   经过一系列检测后的合格疫苗,除了要放在密封的包装盒,还要放在上下都加有冰块的高密度泡沫箱里。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运输时一旦发生意外,保系统在无法正常运转情况下,箱中度在24小时内也是2~8摄氏度。   疫苗进入接种阶段,第一步将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