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M1E 分析法(人、机、料、法、环、测)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 6 个因素:
a) 人( Man/Manpower ): 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
状况等;
b) 机器( Machine ):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 Material ):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 方法( Method ): 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 Measurement ):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 Enviromen ) 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 M 和 E ,所以常简称为 5M1E 。
6 要素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就必须重新计算。
5M1E 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操作人员因素
凡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生产的缺陷, 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造
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质量意识差;操作时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规程;操
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
防误可控制措施:
(1)加强 “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 ”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
健全质量责任制;
(2 )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
(3 )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 )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消除操作人员的厌
烦情绪;
(5 )广泛开展 QCC 品管圈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2 、机器设备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项目,并
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进行重点控制;
(2 )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
(3 )尽可能培植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和自动记录装置,经减少对工人调整
工作可靠性的依赖。
3 、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2 )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
(3 )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 “外协厂 ”);
(4 )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
证工作。
4 、工艺方法的因素
工艺方法包括工艺流程的安排、 工艺之间的衔接、 工序加工手段的选择 (加
工环境条件的选择、 工艺装备配置的选择、 工艺参数的选择) 和工序加工的指导
文件的编制(如工艺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工艺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 选
择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等正确性和合理性, 二是贯彻、执行工艺方法的严肃性。
工艺方法的防误和控制措施:
(1)保证定位装置的准确性,严格首件检验,并保证定位中心准确,防止
加工特性值数据分布中心偏离规格中心;
(2 )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定位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尽
可能配置显示定位数据的装置;
(3 )加强定型刀具或刃具的刃磨和管理,实行强制更换制度;
(4 )积极推行控制图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5 )严肃工艺纪律,对贯彻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监督。
(6 )加强工具工装和计量器具管理,切实做好工装模具的周期检查和计量
器具的周期校准工作。
5 、测量的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1)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
密度能力的测试设备。
(2 )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3 )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