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6页 共 NUMPAGES 6页
鹊桥仙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诗中重要的词语、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
审美鉴赏:品味诗歌精练传神的语言,感受诗中优美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
思维发展:赏析诗歌独特的修辞,以及利用传说故事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文化传承: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词人表达的爱情观,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知识储备】
一、题目注解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风俗记》:“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因取以为曲名,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乐章集》入“歇指调”,较一般所用多三十二字。通常以《淮海词》为准。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韵者。
二、作者名片
秦观(1049—1100),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宋哲宗年号,公元1094—1098年)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
三、背景视窗
此词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姑娘。可能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成亲,却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 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首词,寄托对这女子的思念。
【文白对译】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重点梳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纤云(?? ?)迢迢(? ? ) ?鹊桥( ?? )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纤云弄巧:
②飞星传恨:
③银汉迢迢暗度:
④金风玉露一相逢:
⑤忍顾鹊桥归路:
【整体感知】
概括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并把你的见解与同学进行交流。
【个性体验】
你从词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看出来?
2.这首词是如何利用神话传说表现主题的?
3.这首词的修辞特点有哪些?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这首词的爱情观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佳句赏析】
勾画并抄写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品味赏析。
诗句:
赏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20 第1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ppt
- 19-20 第1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一) 学写诗歌.ppt
- 【教学课件】红烛示范课件.pptx
-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2课 基础知识梳理 (共11张PPT).pptx
- 《作业推荐》——2.4致云雀 (原卷版).docx
- 《作业推荐》——2.4致云雀(解析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 《沁园春•长沙》 学案(无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一语文《百合花》学案(无答案).docx
- 统编教材《哦,香雪》学案(无答案).docx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