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茶审评
一、项目要求:
了解黄茶的分类,掌握黄茶的感观审评指标,了解君山银针、北港毛尖、蒙顶黄芽、温州黄汤、莫干黄芽等的品质特征。
二、项目理论及分析:
黄茶是我国特产,在杀青后破坏酶促氧化作用的前提下,渥堆使多酚类化合物在湿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达到闷黄的结果。据测定简单儿茶素的含量及其降低百分率与绿茶有很大差异。由于黄茶“闷黄”过程,使酯型儿茶素大量减少,导致黄茶香气变纯,滋味变醇。黄茶有黄叶黄汤,香气清悦,味厚爽口的品质特征。但时代的发展,人们要求新鲜碧绿的茶叶,黄茶类面临失传和改制的困境,特别是黄芽茶、黄小茶类如:蒙顶黄芽、君山银针、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海马宫茶等。
1.黄茶的分类
黄茶
黄芽茶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
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海马宫茶等
黄大茶
霍山黄大茶、广东大青叶等
2.黄茶的加工
黄茶制造典型的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有些黄茶不需要揉捻,有些则需要揉捻,因茶而异。但所有黄茶都有一个闷黄的过程,闷黄工序有的在杀青之后,有的在揉捻之后,有的在初烘(或初炒)之后。闷黄是形成黄茶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闷黄过程中,可促进茶叶中某些成分的变化与转化,减少苦涩味,增加甜醇味;消除粗青气,产生甜香味等。黄茶闷黄工艺的具体操作,有的是堆积半成品茶叶,有时还拍紧盖上棉套,有的用纸包紧茶叶,有的只闷一次,有的要闷两次,方法不一。
黄茶在加工工艺上也要经过“杀青”工序,通过高温杀青,彻底破坏酶的活性。
黄茶加工闷黄的原理:在闷黄过程中,通过湿热作用,促进闷堆叶内的化学变化,综合地形成黄茶特有的色、香、味。其主要的化学变化有:茶多酚的非酶性氧化,保存较多的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提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叶绿素在湿热作用下分解和转化成脱镁叶绿素,使绿色物质减少,黄色物质显露;糖和氨基酸的转化和挥发性醛类的增加,促进黄茶芳香物质的形成。闷黄工艺依茶叶品种和产地而变化,常分为湿坯闷黄(揉捻前或揉捻后闷黄)和干坯闷黄(初烘后或再烘时闷黄)两种。一般高级黄茶的闷黄作业不是简单的一次完成。
关于黄茶的揉捻: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不经揉捻,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也只在杀青后期在锅内轻揉,没有独立的揉捻工序,而黄大茶和大叶青因芽叶较大,需要通过揉捻塑造条索,以达到外形规格的要求。根据大叶种鲜叶原料的特点,广东大叶青在杀青之前进行适度的轻萎凋,使多酚类化合物轻度氧化以减轻茶汤涩味,有利于形成大叶青“香气纯正、滋味浓醇回甜”的品质风味。
3.黄茶的审评
黄茶审评方法同绿茶。
(1)形状:黄茶因品种和加工技术不同,形状有明显差别。君山银针:以形似针、芽头肥壮、满披毛的为好,芽瘦扁、毫少为差;蒙顶黄芽:以条扁直、芽壮多毫为上,条弯曲、芽瘦少为差;鹿苑毛茶:以条索紧结卷曲呈环形、显毫为佳,条松直、不显毫的为差。黄大茶:以叶肥厚成条、梗长壮、梗叶相连为好,叶片状、梗细短、梗叶分离或梗断叶破为差。
(2)色泽:比黄色的枯润、暗鲜等,以金黄色鲜润为优,色枯暗为差,
(3)净度:比梗、片、末及非茶类夹杂物含量。
(4)汤色:以黄汤明亮为优,黄暗或黄浊为次。
(5)香气:以清悦为优,有闷浊气为差。
(6)滋味:以醇和鲜爽、回甘、收敛性弱为好;苦、涩、淡、闷为次。
(7)叶底:以芽叶肥壮、匀整、黄色鲜亮的为好,芽叶瘦薄黄暗的为次。
三、项目步骤及实施:
1.实训地点:茶叶审评实训室。
2.课时安排:实训授课2学时,共计90分钟,其中教师讲解3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50分钟,考核10分钟。
3.项目步骤:
(1)实训开始。
(2)备具:样茶盘、评茶杯碗、叶底盘、茶匙、天平、定时钟等。
(3)备样:君山银针、北港毛尖、蒙顶黄芽、温州黄汤、莫干黄芽、海马宫茶等中的四个。
(4)按照模块一中的项目三分别审评茶样。
(5)收样。
(6)收具。
(7)实训结束。
四、项目预案:
1.黄茶的品质特征
(1)黄芽茶
蒙顶黄芽君山银针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君山。君山银针全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制法特点是在初烘、复烘前后进行摊凉和初包、复包,形成变黄特征。君山银针外形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称“金镶玉”。内质香气清鲜,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继而徐徐下沉杯底,状如群笋出土,又似金枪直立,汤色茶影,交相辉映,极为美观。
蒙顶黄芽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产于四川名山县。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每市斤鲜叶约有8000~10000个芽头。初制分为杀青、初包、复锅、复包、三炒、四炒、烘焙等过程。外形芽叶整齐,形状扁直,肥嫩多毫,色泽金黄,内质香气清纯,汤色黄亮,滋味甘醇,叶底嫩匀,黄绿明亮。
莫干黄芽:产于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每斤干茶约含40,000多个芽头。初制分为摊放、杀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藏族唐卡 手工工具 2.搅颜料棒.doc
- 测绘地理信息核心技能实训平台 地图制图员 ArcGIS软件安装.doc
- 测量数据处理 极限误差 《测量数据处理》学生手册.doc
- 测量数据处理 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测量数据处理》工程案例.doc
- 茶叶审评技术 白茶审评(实训) 白茶审评.doc
- 茶叶审评技术 红茶的审评(实训) 红茶审评.doc
- 超声检测技术 教案 4-1 超声检测步骤及设备的选择.doc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工件的定位装夹 工件定位.doc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工件的定位装夹 工件夹紧.doc
- 车间安全与车身维修常用工具使用 车间安全与车身维修常用工具使用 8.实训指导(尖嘴钳).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