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内容:;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产生;划分标准与研究意义;古代西方的类公关; 传说在尧舜时代,政府在宫廷外树立“诽谤木”,鼓励世人向政府进谏,这可能是古代政府征求民意的最初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推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特地在城门口放了一根树干,并贴出告示说:谁能将此树干从这个门口扛到另一个门口,就可以赏其十金。开始人们都不相信,但有一个人完成了此事,真的得了赏金。第二天,许多希望这样轻松得到赏金的人又聚集到城门口,但这时没有了木头,而贴出了政府变法的公告。变法因商鞅“行必信,言必果”,从此在民众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这可以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公关策划,在历史上被称为“徙木立信”。;●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国古代政治领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七擒孟获、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汉武帝唐魏徵与李世民“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爱惜民众。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伤人及盗抵罪。明末李自成安民告示,不纳粮。
古代中国民间的“酒肆”、“茶楼”的牌幌;“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横幅;“百年老店”、“祖传秘方”的匾额。
【案例】子产不毁乡校
分析:这可以理解为中国早期的舆论监督,不让人讲话,可能出问题。;古代西方:把自身处在主动、积极、求实的位置上; 注重效益与实用性;传播手段多样。
古代中国:关系主体处理事物的见地精华部分仍指导现代公共关系,如孔孟之道,客观上形成了以和为贵的关系处理体系;但缺乏具体操作规范和方法;偏重政治、军事,道德;基本没有涉及经济。
共同特点:自发性和盲目性;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美国。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利用集会、游行、展览、庆祝等机会,以诗歌、漫画、雕像等手段,宣传自己的政见,号召人民起来赶走英国殖民者。在美国获得独立后的总统竞选活动中,现代公关中常见的一些手法已经被普遍采用,如利用报刊、小册子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利用与选民见面、握手等机会与民众联络感情,最终达到拉选票的目的。
美国最早的公关活动完全???于政治上的需要。 ;对于工商企业而言,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
报刊宣传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以《纽约太阳报》领头,掀起了“便士报”运动,即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通俗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有些公司为了省下广告费,雇佣专人制造新闻来扩大影响,报纸为了迎合读者也乐于发表,这两样的配合就出现了报刊宣传活动。
巴纳母神话:他认为“凡宣传皆好事”。特点:单向不平等传播,欺骗、愚弄公众。实际上是反公众、反公关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与成熟;扒粪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有自由竞争走向垄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更加残酷、贪婪。在企业内部,劳资矛盾日益尖锐。据统计,从1903年到1912年的10年间,新闻出版界共发表了2000多篇揭丑文章及漫画,这对美工商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公众舆论压力,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开始管理者高压恫吓,后贿赂都无补,不得不注视舆论宣传和公众关系,求助于报刊传播界改善关系。
1903年,艾维·李成立“宣传顾问事务所”,以收费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标志着公共关系职业的诞生。1906年,他发表了《原则宣言》,阐明了“公众第一”的思想。他主张“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 ,奠定了诚实传播的职业道德基础。第一次把公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1923年爱德华·伯纳斯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舆论明鉴》。主张“投公众所好”根据公众的特点要求确定传播政策和计划,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于1952年写成《公共关系学》一书,使公共关系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完整化。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后,卡特李普和森特合著《有效公共关系》一书,被称为公共关系的圣经,正式提出“双向对称” 模式,即以相互理解为手段,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其效果大致是均衡的。并提出了“四步工作法”,成为公共关系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流程。至此,现代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构成,标志公共关系走向成熟。;第二节 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基础: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技术基础:传播手段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文化基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时代呼唤公共关系;美国政治体制民主色彩较浓。
美国国民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群体观念。
美国国内市场体系发育比较健全,经济发达。
传播技术手段先进。;1948年,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宣告成立,制定了 “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在英国伦敦正式宣告成立。
1978年8月,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城召开大会,对公共关系进行定义。
194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