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工艺流程
锅炉 → 不锈钢泡末脱硫塔 → 引风机 → 烟囱达标排放
↓ ↑ ↑
加碱池 → 循环水池(水泵) 变频器
流程说明:
烟气从锅炉排出,烟气进入不锈钢脱硫塔,经水喷淋脱硫后,净化的气体经风机进烟囱高空排放,喷淋后的水进入循环碱池沉渣后经水泵加压再进行喷淋,喷淋水循环使用。在加碱池内加入[NaCO3-Ca(OH)2],使池内变碱性,通过自动加药系统,自动加到大循环水池。
二、双碱法脱硫原理
双碱法又叫钠钙双碱法[NaCO3-Ca(OH)2],采用纯碱启动、钠碱吸收SO2、钙碱再生的方法。较之石灰石法等其它脱硫工艺,它有以下优点:
(1)钠碱吸收剂反应活性高、吸收速度快,可降低液气比,从而既可降低运行费用,又可减少水池、水泵和管道的投资;
(2)再生和沉淀分离在塔外,可大大降低塔内和管道内的结垢机会;
(3)钠碱循环利用,损耗少,运行成本低;
(4)正常操作下吸收过程无废水排放;
(5)灰水易沉淀分离,可大大降低水池的投资;
(6)脱硫渣无毒,溶解度极小,无二次污染,可综合利用;
(7)电石渣作再生剂(实际消耗物),以废治废,运行成本低(如有电石渣的话);
(8)操作简便,系统可长期运行稳定。
其基本化学原理可分脱硫过程和再生过程:
脱硫过程:
Na2CO3+SO2 → Na2SO3+CO2↑ (1)
2NaOH+SO2 → Na2SO3+H2O (2)
Na2SO3+SO2+H2O → 2NaHSO3 (3)
以上三式视吸收液酸碱度不同而异:(1)式为吸收启动反应式;碱性较高时(PH>9),(2)式为主要反应;碱性降低到中性甚至酸性时(5<PH<9 时,则按(3)式发生反应。
再生过程:
2NaHSO3+Ca(OH)2 → Na2SO3+CaSO3 ↓+2H2O (4)
Na2SO3+Ca(OH)2 → 2 NaOH+CaSO3 ↓ (5)
在Ca(OH)2浆液(Ca(OH)2达到过饱和状况)中,中性(两性)的NaHSO3很快跟Ca(OH)2反应从而释放出[Na+],随后生成的[SO32-]继续跟Ca(OH)2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以半水化合物形式慢慢沉淀下来,从而使[Na+]得到再生,吸收液恢复对SO2的吸收能力,循环使用。
三、运行费用
例如:锅炉每小时燃煤5.2吨,按煤的含硫率为1%算。每小时产生52kg的硫。S + O2 = SO2 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1:2,即每小时生成104kg的SO2。
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 SO2 + 2NaOH =====Na2SO3 + H2O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2NaHSO3 + CaCO3 ==== Na2SO3 + CaSO3·1/2H2O↓ + CO2↑ + 1/2H2O
以上化学式简化后得 3 SO2---- 2 NaOH和1 CaCO3 根据原子量计算得,中和100kg的SO2需要41.6kg的NaOH和52kg的CaCO3 。
按市面NaOH价格:2.4元/kg ;CaCO3 的价格:0.64元/kg
安全生产考试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 ,综合治理 。
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
3、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 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 事故预防 和应急处理能力。
4、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或者 本单位负责人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5、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
6、现场消防工具有各类灭火器、消防车 消防栓 、 消防水幕 等,应注意 摆放整齐 、定期检查 。
7、车间内发生火警应 拨打火警电话“119” 讲清楚 着火地点 、 物质 、 报警人姓名、电话 。
8、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穿戴 劳保用品 ,禁止穿 拖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