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页码页码页 / 共NUMPAGES 总页数总页数页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优美散文
【--搞笑祝福语】
没有任何犹豫,定机票,收拾行囊,奔赴一次美丽的相约。那是我一直渴望的远方。那些山河,那些风情,无数次萦绕在心里,仿佛久别的恋人,只为相唔,不在乎天高地远,山水遥迢。飞机终于在晨曦中起飞,亚丁,我心中的香格里拉,我来了!
四十分钟的飞行,闭目凝气,在脑海里梳理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里那方绝尘净域,那个有着蓝月亮般清澈迷人的山谷,在想象的隧道里,我穿梭自如,勾勒如画。多年前,曾到过云南的迪庆,在那个也叫香格里拉的古城流连,可总觉少了梦想中的那份静谧和清丽,便一直期待着一睹另一方世外桃源。尽管相邻如比,却因种种原因始终不能成行,这一次,因友人召唤,顷刻间热情澎盈,才有了说走就走的勇气。
走出海拔四千多米的亚丁机场,瑟肃的冷风让人呼吸艰难,好在有朋友接机,快速地乘车一路向南。眼睛一直被沿途别致的高原秋色吸引,竟忘了身体轻微的不适。当经过两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亚丁景区时,正午的阳光如金般泼洒在群山河谷,天空蓝得灼目,一簇簇散落在路边的藏族村落安静地从车窗外掠过,时不时有背包客从容地进入视野,无一例外,引人侧目的总是各式各样的摄影器材。秋天的高原,总是摄影家的天堂,更何况盛名之下的亚丁。
因友人的特别安排,同行三人有幸搭乘景区的工作车一路直通景区中心。山已有了鲜明的变化,茂密的森林,尽染金黄,掺杂其中的绿也层次分明,加上星星点点的艳红,一幅迷人的秋色水墨跃然而显。远远地,有雪山逐渐清晰,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宛若一位端庄娴静,冰清玉洁的少女。在我不断的惊叹中,开车的小师傅告诉我那是央迈勇雪山,意为文殊菩萨。汽车折转穿行,无论行至何处,都能看见央迈勇屹立远方,灼灼闪光。
再往前行,我们改乘小型观光车。观光车在曲折幽深的山路疾驰,车轮擦着岩边有惊无险地穿越,伸手可及地松枝拂身而过,一片又一片金黄的松林,阳光斑驳而泄,在阵阵松涛中,如絮的松幔轻轻漂动,一波一波,荡漾开来
终于,我们到达了终点:络绒牛场。尽管在群山之间,人的视野却豁然开朗。那是景区最大的一片开阔地带,央迈勇,仙乃日,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品字形伫立,夹峙出一方海蓝色般透明的天地。被深秋的霜露洗礼成金黄的枯草,没有一点衰败景象,反倒鲜亮地以另一种姿态呈现,伤佛这才是它生命的本真状态。一条溪流毫无波澜地静静流淌,那种幽蓝,那种清澈,纯粹得让人心疼,“秋叶与雪峰相拥,碧水共长天一色”,就是这里,那梦中的蓝月亮山谷,一下子清晰起来。掬一捧亮晶晶的溪水,吸一口干洒洒的清风,天地精华尽收肺腑,就连那时时出现的已干裂的牛粪都让人欢喜,这才是大自然的恩赐,干净,真实而质朴!
少有的好天气,远眺那一幢幢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的经舍,抚摸着在风中烈烈飘扬的经幡,让人几乎迷失在高原深处的世外桃源。以致在初夜时分,一个人漫步在香格里拉镇时,那些霓虹,那些被现代文明渗透的喧闹让人错乱得不知身在何处
行程还在继续。第二天在友人的陪伴下,一路向康定进发。途经稻城,理塘,雅江,在康巴高原的背脊上,寻觅与阿坝高原的相似与不同。
第一次知道一个地质常识叫“古冰帽”,在稻城与理塘交界处,有一个叫海子山的古冰体遗址,嶙峋怪石漫山遍野,仿佛无边的石海,没有树木,没有河流,就连荆棘野草都是星星点点,峦荒得像宇航员拍摄的另类星球。据说山顶深处散落着一千多个高山湖泊,雨季的时候,深入其中别有一番景致,但终因海拔在4500米以上,除了探险者,少有人停留。
第一次认识一种高山植物叫栎树。与亚丁的青山绿林不同,在去往理塘的途中,总能看见大片似树非树的植物,像一个个巨型蘑菇堆得满山都是,仿佛一经摇动,便会纷纷滚落。友人介绍说那是青杠树的一种,因长在高原便变成了“淮南的枳子”。忽然觉得它像极了到高原支边的内地人,为了适应生存,不惜剔除肆意的枝桠,尽管外表异化成圆钝的栎树,可内里依旧是坚韧的青杠。
然后,终于见到了红石,那种在电视,在画片中多次见到的奇异的石头。在海螺沟大景区的边缘,在一个叫雅加埂的地方,隐藏着一条深深的峡谷,峡谷里堆砌了成片的石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唯一共同的就是被一种红色的有生命的原始藻类依附,形成了生命与冰川,生命与历史相依相存的奇异景观。红石的形成对温度,湿度,阳光和空气有超高的要求,它也会因阳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色泽。站在半山腰,俯看红石滩,犹如一幅绚烂的画卷,逶迤着连绵进群山之间
印象深刻的是在康定情歌景区,在海拔近4000米的木格措栈道,邂逅一群台湾老人,一个个柱着拐杖,矍铄而喜气洋洋地徒步而下。当我问他们阿里山与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