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六讲 社会态度.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社会态度 一 、 态度概述 二 、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三 、 偏见 四 、 态度的测量 一、态度概述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心理倾向。 (二)态度的成分 态度由知、情、意三部分组成(态度的ABC结构) 认知 (cognition) 情感 (affect) 行为倾向 (behavior intention) 态度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态度的特征 社会性: 态度都是后天习得的。 对象性: 任何态度都指向某一具体对象。 内隐性: 态度不能直接观察到,只能间接地从情感、行为中推知。 持续性: 态度一经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易改变。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value idea)是一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界域。 关系:态度受价值的调节 ,价值观会被用作防卫和证实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 。 态度与信念 信念(belief)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关系:信念往往是高于价值之上并影响价值的,它为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四)态度的功能 卡茨(D.Katz,1960):态度的功能理论 适应功能 态度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内在需要,而且能帮助和促进个体需要。认知功能 态度有助于个体组织有关的知识,相当于认知图示的功能。 自我保护功能 态度有助于人们应对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价值表达功能 态度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 (五)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 态度的明晰性、具体性 态度体系的状态 态度形成的基础 态度对应的是单一行为还是多种行为 态度对应的是即时行为还是长久行为 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 个体自身的心理因素 角色扮演 态度表达中的情境因素 (六)双重态度模型 (T.D.Wilson,et al. ,2000 ) 基本观点 (1)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有双重态度共存。 外显态度:是人们能够意识到、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现出来的态度。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内隐态度:是人们对态度客体的自动反映。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是埋在心理的、压抑的、克制的态度。 (2)存在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 (3)即使外显态度被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出来,内隐态度也还会影响人们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和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 (4)外显态度相对容易改变,内隐态度较难改变。 (5)双重态度与矛盾态度有明显区别。 第六讲 社会态度 一 、 态度概述 二 、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三 、 偏见 四 、 态度的测量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含义 态度形成的阶段 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 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含义 形成新态度 改变态度的强度 改变态度的方向. (二)态度形成的阶段 三阶段论(H.C.Kelman,1961) 模仿与服从 认同 内化. (三)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 学习理论 认知一致性理论 平衡理论 (F.Heider) 认知失调理论(L.Festinger) Heider的平衡理论(P-O-X模型) 基本思想 P、O、X构成一种简单的态度情境。三者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衡的,也可以是不平衡的。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会产生心理紧张,造成恢复平衡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态度改变,以求得平衡。 认知失调理论 基本观点:人力求认知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失调的认知数量×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协调的认知数量×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认知失调会是心理产生不愉快和压力,迫使人们采取一定的方式消除失调状态,达到认知协调 解决失调的办法 关于态度改变的研究 启示 解决认知失调的办法 降低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 增加新的认知因素,达到平衡状态 改变不协调的任何一方 原因在于个人无法为自己的矛盾作辩护 否认消息和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改变态度(及相应的行为)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启示 为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需提供与其原有的认知因素不协调的因素; 使宣传对象认识到所宣传内容的重要性; 驳斥对方可能提出的一切为原有认知因素辩解的理由; 创造条件使对方参加某种活动,采取某种行为,造成行为与态度的矛盾,迫使其转变态度; 用鼓励和诱导来引发所期望的行为。 小结: 紧张减缓理论 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都属于紧张缓解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当平衡受到干扰时,人就会产生否定性的评价及相应的情感(如不安、紧张、恐惧、不快等),并努力排除干扰维持认知结构的平衡

文档评论(0)

YL20200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