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原因分析 刑事案件如何管辖 6.1证据的概念和特征.pptx

犯罪原因分析 刑事案件如何管辖 6.1证据的概念和特征.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据的概念和特征引例 2008年3月14日上午六时,某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案,在该县火车站附近一废弃的工棚中,发现一具年轻女尸。经现场勘验检查,认定死者是被他人用手卡住喉咙,造成窒息而死亡的。后经鉴定,发现死者已有二个月的身孕,且死亡时间为13日晚至22时之间。另外还在室内发现一女用挎包,内有一空钱包及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内容是:约定3月13日晚上与被害人面谈,署名李某。公安机关据此逮捕了李某。李某承认其与被害人在谈恋爱,并有两性关系,但其父母并不同意这门亲事。废工棚是他们约会的固定地点。在13日晚上的约会中,被害人以她怀孕为由,要李某同意与其马上结婚,李不允,被害人即又吵又闹,还打了李两耳光,李一怒之下,独自回家。其坚决否认是他杀的人。经过进一步侦查,公安机关又掌握了如下证据:在李某家的录音电话中,有被害人指责其不回电话、不负责任的录音。关于纸条上字迹的鉴定结论,证明是李某的笔迹;李某的邻居王某证明13日晚七时许看见二人一起出去了,但一小时左右,只有李某一人回来。问:(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八种法定证据,在本案中存在哪几种?他们分别包括本案中收集到的哪些证据? (2)依据有关证据理论,根据本案现有的证据,能否认定李某有罪?为什么?证据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二、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选择题1、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应当具有的属性是:A.属于物品或痕迹B.由当事人提供C.经过鉴定D.具有证明力和证据能力(D)2、甲故意杀人案件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除了其他证据外,还收集到了下列材料,如果要认定甲犯有故意杀人罪,这些材料中哪些不具备证据的关联性特征?A.甲写给被害人的恐吓信B.甲在10年以前曾采用过与本案相同的手段实施过杀人行为(未遂,被判过刑)C.甲吃、喝、嫖、赌,道德品质败坏D.甲的情妇证明,在本案的作案时间中,甲曾与她一起在某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泰坦尼克号》(BC)引例评析(1)本案有六种法定证据: 物证:女尸、挎包、空钱包 书证:纸条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李的供述 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的邻居王某的证言 勘验、检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 鉴定意见:怀孕、死亡时间、字迹鉴定 视听资料:电话录音带(2)不能。本案缺乏直接证据,只有间接证据,根据本案现有的间接证据不能定案。具体理由是:间接证据不具有一致性:空钱包仅表明本案有图财性,而其它证据则指向情杀方面;间接证据不能形成锁链,即对在废弃工棚中的杀人事实缺乏证据加以证明;间接证据不具有排他性:依靠现有证据,不能排除他人13日晚8-10时之间杀人的可能性。Thank You欢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 邮政编码:310018谢谢学习微课设计与开发技术群号:191507746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 邮政编码:3100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