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全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家乡 ------ 全椒 美丽富饶的小城 建置沿革 ? 全椒县初建于西汉,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内)建 立古椒国。春秋时为楚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汉在故椒邑置县设治,故名“全椒县”。 ? 西汉 始置全椒县初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汉武帝复设九江郡,全椒改属九江郡, 辖于扬州刺史部。 ? 东汉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 51 年),全椒为侯国,属九江郡。建初四年(公元 79 年),全椒侯国 改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国除,复为全椒县。 ? 三国时期 全椒先属吴,后属魏,辖于淮南郡。 ? 西晋 复置全椒、阜陵县,属淮南郡。 ? 东晋 王导行“侨寄法”,侨置南谯州。废全椒县,侨置山桑县,属南谯州。 ? 南北朝 宋仍置南谯郡。永初年间(公元 420 — 422 年)全椒为山桑、酂县所在地,属南豫州。元 嘉八年(公元 431 年)酂县划属历阳郡,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 473 年),酂县又划属新昌郡。南齐, 酂县改属临江郡。梁改南谯郡为北谯郡。 ? 隋 开皇(公元 581 — 600 年)初,废北谯郡,置滁州。大业(公元 605 — 618 年)初,州废,复 为全椒县,属江都郡。 ? 唐 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复置滁州,全椒县属之。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滁州为永阳郡, 辖全椒县。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改属滁州。 ? 宋 全椒属滁州,隶属淮南路,后属淮南东路。 ? 元 全椒属滁州,初隶滁州路,后隶扬州路。 ? 明 初,废全椒县入滁州。洪武七年(公元 1374 年),以滁州隶凤阳府;十四年(公元 1381 年), 复为全椒县,属滁州,仍隶凤阳府;十九年(公元 1386 年),升滁州为直隶州,全椒县属之。 ? 清 初,全椒县属江南行省。康熙六年(公元 1667 年),设安徽省,全椒县属之。后分属安庐滁 和道。 ? 民国 元年(公元 1912 年) 4 月,全椒县直属安徽省。三年至十七年,属淮泗道。十七年至二十 一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以后,属安徽省第五专区。 ? 1949 年元月 25 日,全椒县解放。 4 月 21 日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 1952 年 4 月 12 日改属安徽省滁 县专区。 1956 年元月 12 日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 1961 年 4 月 13 日蚌埠专区仍划分为滁县、宿县两专 区,全椒县属滁县专区。 1971 年 3 月 29 日,滁县专区改名为滁县地区,全椒县隶属不变。 1993 年元 月 5 日,撤销滁县地区,设立滁州市(地级),全椒县属其管辖。 基本县情 ? 地理位置 ? 北纬 31 ° 51′ —— 32 ° 15′ ,东经 117 ° 49′ —— 118 ° 25′ 。东依南京 48 公里,距上海 360 公里,北邻滁州 18 公里,西接合肥 98 公里,南距马鞍山 70 公里。 ? 面 积 ? 总面积 1568 平方公里,东西长 58 公里,南北长 44 公里。耕地面积 4 万公顷。 ? 人 口 ? 全县总人口 48 万人,县城(襄河镇)人口 12 万人。 ? 气 候 ?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5.40C ,年平均降水量 800-1000mm ,全年无霜期大于 210 天。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 家二级标准。 ? 水文地质 ? 总蓄水量: 3.3 亿方,水库 87 座,可养水面 19.6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108 万亩。地质构造处于滁河断褶带。土壤有 85 个土种,水稻土 70 万亩,占 52% 。 ? 土壤养分:缺磷,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偏上, PH 值为中性。矿产有金、银、铜、铁、重晶石、大理石、绢云母、石灰岩等。 ? 历史文化 ? 全椒建制于西汉,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和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出生在这 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 ? 主要资源 ? 1 、自然资源丰富。全椒境内多为丘陵地区,有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等 5 个土类,其中水稻土占土壤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全 县水域 28 万亩,养殖水面 16.4 万亩。境内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达 900 毫米以上。全县耕地面积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