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3996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0.07.10
(21)申请号 202010148713.8
(22)申请日 2020.03.05
(71)申请人 南开大学
地址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72)发明人 段峰 郑昊思 横井浩史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晨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62
代理人 康培培
(51)Int.Cl.
G06F 3/01(2006.01)
G06K 9/62(2006.01)
B25J 13/08(2006.01)
B25J 9/16(2006.01)
B25J 9/00(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柔性臂的多
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包括传感器、上位机和
柔性臂,控制步骤如下,步骤一,采集控制者的肌
电信号数据,并对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步骤二,
对预处理后的肌电信号提取特征训练分类器模
型;步骤三,控制者佩戴传感器,标定传感器;步
骤四,上位机加载步骤二训练好的分类器模型,
采用检测算法动态解析肌电信号和IMU数据,获
取关节角度;步骤五,将关节角度输入比例-微分
控制器,完成对柔性臂的控制。
A
0
4
6
9
9
3
1
1
1
N
C
CN 11139964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上位机和柔
性臂,控制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集控制者的肌电信号数据,并对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
步骤二,对预处理后的肌电信号提取特征训练分类器模型;
步骤三,控制者佩戴传感器,标定传感器;
步骤四,上位机加载步骤二训练好的分类器模型,采用检测算法动态解析肌电信号和
IMU数据,获取关节角度;
步骤五,将关节角度输入比例-微分控制器,完成对柔性臂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一中采集控制者的手势的肌电信号数据并测定最大肌电信号幅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一中肌电信号预处理包括提取活跃段数据,用巴特沃斯滤波器进行低通滤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二包括对肌电信号进行特征向量提取和归一化处理,输入神经网络,采用列文伯格优化算
法训练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
平均绝对值、过零点数和斜率变化数三种特征并归一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四包括采用双阈值检测算法提取肌电信号活跃段,将活跃段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输入分类器模型中识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四中IMU数据采用IMU解算模型识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柔性臂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
IMU传输到上位机的四元数数据[x,y,z,w]按照如下公式转换为翻滚角(Roll)、俯仰角
(Pitch)、偏航角(Yaw):
yaw=arcs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