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度四川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要求 四川省项目办 (省CDC 慢病所) 季 奎 CDJK@163.COM 内容 一、背景介绍 二、工作要求 背景介绍—脑血管病流行形式严峻 四川省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包括脑卒中在内的死亡原因监测工作。在成都地区较早开展了心脑血管病发监测工作,近年随着慢病示范区的创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监测地区也越来越多。多年的监测资料表明,我省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2014年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0.78/10万,占总死亡构成的19.07%,男性(132.50/10万)高于女性(108.35/10万)。从50岁开始,随年龄增大死亡率增高。农村高于城市。脑血管病粗死亡率处于较高死亡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粗死亡率由2002年的83.63/10万上升到120.78/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1%,死亡构成比由14.65%上升到19.07%。 脑卒中高危险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实践探索,正好指引了我省的脑血管防控工作该如何开展。 医院与疾控,正好也找到了共同防治协作的愿望和切入点。 四川省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我省是第一批启动筛查项目的省份,从2011-2014年度,已经开展了4年,目前正拟启动2015年度项目上。 2014年度项目涉及9家基地医院,7市9县区,最终任务完成率为103.29%,检出高危人群比例为16.71%(其中TIA为2.13%,卒中为1.16%),各类总的检出率,基本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2015年度四川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要求 1、省卫计委及省财政厅下达了2015年度经费文件,已分成两批经费下达到位(80%+20%)。 2、省卫计委随同经费文件,另下达了简要的项目管理方案。 3、省项目办下达了关于做好项目工作的函 4、要求各地启动项目工作,制定相应实施方案。。。 2015年度项目工作要求解读 一、项目范围 成都市金牛区、武侯区,德阳市旌阳区,绵阳市游仙区,自贡市大安区,泸州市纳溪区,遂宁市船山区,南充市嘉陵区、顺庆区,共7市9区、9家基地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人民医院)、18个社区。 二、项目内容 (一)总体任务:2015年度全省拟筛查54000例,每家基地医院或项目县(区)拟筛查6000例,并继续开展既往筛查人群的追踪随访工作。 (二)筛查随访内容:按整群抽样原则及项目县区的2010年人口普查比例或全省2010年人口普查比例,在每个县区对6000名40岁以上的成人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粗筛检测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测、血脂血糖检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并及时将筛查出的需要治疗的病人转诊到基地医院就治,治疗好转后转回社区继续开展跟踪随访和针对性干预工作。 (三)产出要求:高危人群筛查检出率应在15%-25%,卒中人群比例应大于1%。 (四)相关技术标准:具体技术方案请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国卫脑防委函〔2014〕18号)要求执行,其中调查问卷表采用《2015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国卫脑防委函〔2015〕29号)》中提及的“适用于新开展社区和农村乡镇抽样调查表”(《2015年度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社区人群筛查表》)。相关内容可到/网站下载(在“筛查项目”栏目下载工作手册等,并在网站右侧的“中国卒中数据中心”模块录入和管理数据) 三、经费管理和完成时间 本项目经费由四川省财政厅和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分两批下达,各地按中财经费管理执行,不得截留或挪用,建议各地适当予以配套经费支持。 项目要求于2016年4月30号前完成现场筛查、复检、数据网络直报等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