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绦虫概论 绦虫(cestode)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cestoda)。生活史需1~2个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metacestode) 。 绦虫的分类:假叶目Pseudophyllidea????                          圆叶目Cyclophyllidea??????????? ??????  一、形态 背腹扁平,带状,多分节,无消化道,多为雌雄同体。 头节上有附着器:吸盘、沟槽等。假叶目、圆叶目 颈部:不分节,具有生发细胞 链体:幼节、成节和孕节  二、生活史 假叶目  成虫          虫卵        钩球蚴        原尾蚴        裂头蚴  圆叶目     三、致病 成虫:轻微。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等 幼虫:后果严重。 链状带绦虫 (猪带绦虫) Taenia solium linnaeus, 1758 一、形态 成虫:扁长如带,薄而透明,2-4米。头节近球              形,具有4个吸盘,顶端具顶突,其上              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内             圈的较大,外圈的稍小。链体节片数约              700-1000片。孕节内子宫高度发达。 囊尾蚴成熟的囊尾蚴呈椭圆形,8-10mm×5mm,乳白色,半透明,囊内充满液体。 肉眼见囊壁上白色小点为囊尾蚴内翻的头节。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人小肠感染阶段:囊尾蚴(人为终宿主),                     虫卵/孕节(人为中间宿主)感染途径:经口终宿主: 人中间宿主:猪/野猪、人 致病 1.成虫:猪带绦虫病。夺取营养。机械刺激和毒性作用,肠壁局部损伤和炎症,一般较轻微。占位性病变,破坏组织。肠穿孔、肠梗阻或腹膜炎。  四、诊断 病原学诊断: (1)猪带绦虫病的诊断:孕节蠕动力弱,自动从肛门逸出的机会少,较难检获虫卵或节片,对可疑的患者粪检应连续进行数天。 (2)囊尾蚴病的诊断 :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而不同,脑、眼囊尾蚴病患者中多伴有皮下囊尾蚴结节。  免疫学诊断 :IHA 、ELISA  五、流行 分布:世界性分布,欧洲、中南美国家和亚洲。     我国普遍分布,散发的病例见于全国各地,在一定地区可成为地方性流行,如云南、东北、华北及华东一带。  流行原因: 1. 食肉的习惯与方法  2. 猪的饲养方法  3. 粪便污染食物(新鲜粪便施肥) 4. 个人卫生习惯:自身体内感染(最严重)、自身体外感染和异体感染(最主要)等三种方式 。  六、防治 各地防治猪带绦虫病的经验是一定要抓好“驱、管、检”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 驱:绦虫病人及时驱虫,囊虫病人以手术摘除囊尾蚴。 (1)南瓜子50g+槟榔80g+50%硫酸镁60ml辅以温水坐浴,检查头节是否排出。  (2)吡喹酮10mg/kg  2. 管:管理厕所、猪圈 ,加强粪便管理;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3. 检:宰前猪囊尾蚴病检查和宰后肉类检查、      对猪进行免疫接种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Goeze, 1782 致病:牛带绦虫病 诊断:同猪带绦虫,查孕节、虫卵 流行:呈世界性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疆、内蒙、西藏、云南、宁夏、四川的藏族地区、广西的苗族地区、贵州的苗族、侗族地区,以及台湾的雅美族和泰雅族地区有地方性的流行。 防治:同猪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Rudolphi,1805  一、形态 成虫: 绦虫中最小,长约2-7mm,由头节、颈部和链体(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组成。 二、生活史 终宿主:犬、豺、狼等食肉动物  中间宿主:人和牛、羊等食草动物 寄生部位:肝、肺等(棘球蚴--中间宿主) 感染途径:经口 感染方式:人吞食虫卵或孕节   三、致病 棘球蚴生长缓慢,对人致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体积大小、寄生部位和数量多少。 主要受损器官:肝(69.97%)、肺(19.3%)、腹腔(3%)等。 (1)毒性和过敏反应:食欲减退、消瘦、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压迫和刺激症状:寄生部位轻微疼痛和坠胀感,肝区疼痛、颅内压升高 (3)局部包块:可触及 (4)继发性感染:胆道急性炎症、弥漫性腹膜炎等 四、诊断 询问病史:犬、羊等动物和皮毛接触史 X线、B超、CT等 血清学诊断    卡松尼皮内试验(Casoni test )     ELISA     IHA     Dot-ELISA 禁止做组织活检  五、流行 1.地理分布—森林型(犬/狼—鹿)、                        畜牧型(犬--羊/牛/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7 疟原虫.ppt
 - 《身边的毒物》第五课 环境中的有毒物质.ppt
 -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教学课件:专题 1 细胞及其功能(1).ppt
 -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教学课件:专题 1 细胞及其功能(2).ppt
 -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教学课件:专题 2 生命系统(1).ppt
 -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教学课件:专题 2 生命系统(2).ppt
 -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教学课件:专题 4 人类起源与民族形成.ppt
 -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教学课件:专题 5 进化论的理论与实践.ppt
 -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教学课件:专题 6 生态学与人类.ppt
 -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DNA Recombination20131128txw.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