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月板的稳定结构是其运动的基础,临床对半月板损伤的处理要尽可能保留各稳定结构的功能。 在诊断和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同时要重视 各稳定结构损伤的诊断及修复,可通过对薄弱环节的改建以达到损伤康复和预防损伤的双重目的。 * 四、半月板的血液循环 半月板由膝关节血管支获得血运,其周边部血运丰富, 中、内1/3 在成年后为少血管区或无血管区,这些区域靠滑液获得滋养。 * 一、通过造影方法研究半月板的血供, 发现: 1、内侧半月板的边缘嵴部有毛细血管网,其穿透分布范围约为整个半月板的10%~ 30%; 2、外侧半月板的后外侧角为游离缘, 其血循环仅穿透整个半月板的10%~ 20%; 3、半月板上下面的滑膜缘含有丰富的血管网,并证明如撕裂部与外周相通,则损伤可能愈合。 * 半月板血管造影(Arnoczky SP,WarrenRF,1982) * * 二、通过组织化学方法对20例人的膝关节半月板的血液及淋巴供应情况进行研究。 报道: 出生时几乎整个半月板都有血管;2岁时仅外 侧1/3 有血管;50岁以后仅外侧1/4 有血管分布。 * 三、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 半月板有开口于其表面的管状结构存在, 并认为这些管状结构是将滑液运输到半月板无血运区的通道。 影响:半月板的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到半月板损伤的修复, 改善损伤区的血液循环是半月板损伤愈合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其微循环特征进行更深入研究。 * 半月板分区 红区:0-3mm 红白区:3-5mm 白区:5mm * 差 在无血管区域 白-白 强 血管区的边缘 红-白 很强 全部在血管区 红-红 愈合能力 血管解剖 区域 半月板完全放射状撕裂需要10周才能完成瘢痕愈合,外观要恢复正常则需要几个月。 半月板的愈合能力 * 五、半月板的神经分布 一般认为神经随血管而分布,神经装置由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组成,分布于半月板的前后角及半月板体部的边缘表面。 * 1、半月板的前后角及体部的外中1/3有机械感受器分布,并且前后角多于体部。认为这些感受器可以感受来自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的运动, 可能代表膝关节感受损伤信息的第一道防线。 2、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鼠的膝关节滑膜内及滑膜毗邻组织中的神经纤维进行了研究,发现半月板的滑膜附着处有大量的P物质(S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的感觉神经纤维存在,在滑膜的血管附近有大量的Y神经肽(NPY)阳性的交感神经纤维存在。 * 研究意义: 研究膝关节半月板的神经分布及类型,有助于探求神经系统对膝关节运动的调控机制,有助于理解半月板的运动适应机制及半月板伤病的发生机制。 * 滑膜直接附着于关节软骨的边缘并向内贴附在关节囊内的非关节区域,覆盖在关节囊、关节内韧带、骨与肌腱表面。 六、半月板的滑膜被覆 * 滑膜呈粉红色,湿而润滑,有时可见绒毛,内含胶原性纤维。 正常滑膜分为两层: 细胞层和血管层 滑膜细胞:A型和B型 * 滑膜的功能: 1、制造和调节滑液 2、吸收和吞噬功能 * 人的膝关节半月板的血液循环系统由位于半月板上下表面滑膜中的血管网和分布在半月板软骨内面的血管所组成。 半月板表面有无滑膜被覆,对于探讨半月板少血管区无血管区的损伤愈合机制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关系。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