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 刺激性药物 PH值/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 不合理的稀释 快速输注 微粒 留置时间与导管尖端位置 * 化学性静脉炎 预防 确认导管尖端位置; 充分的血液稀释; 合理的药物稀释; 滤器的应用 处理 立即通知医生 原则拔管,考虑费用问题,应先进行处理。 * 细菌性静脉炎 原因 不正确洗手 不正确的皮肤消毒 未遵循无菌技术 穿刺时污染导管 敷料护理不良 预防 严格无菌技术 * 细菌性静脉炎 处理 立即通知医生 根据成因处理 培养、抗生素应用 拔除导管或更换 * 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 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有关(导管外周形成血栓) 与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有关(血管内膜形成血栓) 与封管技术有关(导管尖端及导管内形成血栓) 表现:患肢肿胀,臂围置管前2cm 处理 热敷 尿激酶溶栓 拔管 * 穿刺点感染 症状 分泌物、红、肿、痛、无全身症状 原因 与无菌技术有关 皮肤消毒不良 敷料护理不良 洗手技术 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 导管相关性穿刺点感染 处理 严格无菌技术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加强换药 细菌培养 必要时拔管 * 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 症状 寒颤、发烧 疲乏 精神不适 白细胞增多 血培养阳性 导管培养阳性 * 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 原因 皮肤细菌 导管内外的细菌 纤维蛋白鞘 因其他原因发生的感染 差的皮肤护理 * 治疗 血培养 根据病因治疗 拔管 抗菌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 * 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 预防 无菌操作 监测敷料状况 观察导管及输注液体的性质 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导管留置者,如: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严重下降、糖尿病、大剂量使用激素等病人应重点检测。 * 导管移位 外量导管长度增加 过度活动;胸腔压力的改变;不正确的导管固定;疏忽中导管外移. 固定技术;导管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观察导管长度;通知医生,X线定位 ;不要重复插入外移导管;可能更换导管。 症状 原因 预防处理 * PICC操作程序 -- 固定 * 临床表现 原 因 护理对策 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 无法冲管 输液时上肢肿胀 输液时液体外渗 1、不正确固定 2、换药不当 3、病人躁动 4、未缝合固定 1、妥善固定导管 2、换药方法正确 3、动作轻柔 4、护士患者宣教 5、专业护士操作 导管脱出 * 导管阻塞 原因 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间不相溶; 未正压封管致血液返流,采血后未正压封管;(尽量不从导管内抽血)。 脂肪乳剂沉淀引起管腔阻塞; 导管顶端贴到静脉壁,因患儿体位导管打折; 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 导管阻塞 症状 给药时感觉有阻力 输注困难 无法冲管 无法抽到回血 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 * 处理 检查导管是否打折,病人体位是否恰当; 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正确; 用10ml注射器缓慢回抽,血凝块是否能抽出(不可用暴力推注清除凝块,可导致导管破裂或栓塞); 酌情拔管 导管阻塞 * 预防 尽量减少穿刺时损伤 采取正确的封管技术 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 输注脂肪乳剂应定时冲管 导管阻塞 * 导管再通 禁忌使用小规格注射器(10ml以下)直接推注,以免导致导管破裂或栓塞. 尿激酶溶栓的方法 用物准备:0.9%NS100ml 20ml注射器1支 1ml注射器1支 三通1个 尿激酶浓度:1万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