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优秀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变革的时代 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 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 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 的局面及其意义。 目录 观变——诸侯纷争大动荡 应变——战国群雄大变法 思变——诸子百家大争鸣 识变——社会发展大转型 壹 贰 叁 肆 各个强国为了要 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争 做霸主,故而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国争 霸的斗争。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春秋争霸【 770-476 B.C. 】 01 王室衰微 诸侯纷争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楚庄王 —《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 闾、越王勾践 —《荀子·王霸》 一:观变——诸侯纷争大动荡 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 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计,海内争于战功。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战国兼并【 475-221 B.C. 】 1. 战国初齐、晋两国国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是西周哪些制度崩溃表现? 01 王室衰微 诸侯纷争 材料 问题 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 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计,海内争于战功。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春秋战国【 770-221 B.C. 】 1. “诸侯晏然弗计”反映了怎样的的社会心态? 这一心态揭示了什么问题? 2 . 宗法制、分封制为何会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 材料 问题 02 礼崩乐坏 制度瓦解 问题探究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新秩序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铁犁牛耕 王室衰微 兼并战争 私田开拓 公田不治 (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贵族) 地主 佃农、自耕农 (原多为宗法血缘下的庶民) (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井田制土崩瓦解 小农经济逐渐开始确立 (土地私有、户为单位) 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 料 ... 使 成为可能,它给 工人提供了一种极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 能抵挡的工具。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铁器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冶铸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 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 银、嵌红铜等新工艺。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 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 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 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 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 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 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秦律·金布律》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3 工商业的发展 问题探究二:战国时期的国家新形态 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 “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 ;列国疆域内 的居民,也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 “多地域、多族 群” 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要复杂得多。 随着疆域扩展和人口增加,各国 人口迁徙流动的规模及频率 都日益加大,以 古代村社为代表的“邑落”社会结构越来越不适应战国形势的要求。 ——整理自于凯《战国史》 疆域大为扩展、居民构成复杂化、人口迁徙频仍 “变法”的原因 一、诸国兼并的环境下,为了 生存乃至兼并他国 ,各国有富 国强兵的强烈欲望; 二、卿大夫势力膨胀,迫使诸 侯国国君不得不采取一些变法 手段 打击国内贵族力量,巩固 乃至扩大自身权力 。 “变法”的条件? 一、 铁犁牛耕 的出现和推广与 水利工程的建造,大大提高了 各诸侯国的 生产力 ;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大 大增加了社会财富,让国君有 了压榨社会财富用以强国强军 的可能。 顺势而为 周平王死,王室向鲁国求车求镈。 周桓王死,因为穷,七年才得埋 葬…周朝最后一代的王周赧王,他 无地无民,穷到向人民借贷,不能 偿还,藏在台上避债,周人称这台 为避债台。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抱残守缺 8 1 3 2 燕国:乐毅改革 4 6 5 齐国:邹忌改革 楚国:吴起改革 赵国:赵武灵王改革 韩国:申不害改革 魏国:李悝改革 秦国:商鞅改革 7 二:应变——战国群雄大变法 10 历史久远 顺应潮流 改革彻底 富国强兵 简要说明 商鞅变法的主要 影响是什么?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三:思变——诸子百家大争鸣 君子小人,物有服章, 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礼不逆矣。 - —《左传·宣公十二年》 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韩非子·外储说》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孟子》 “士”阶层的崛起 孔子、老子及“百家争鸣” 13 1 孔子(春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