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 儿科抗菌药物的选用(改.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抗菌药物的选用 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使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但也带来了不少棘手的问题。医生常常因为抗菌药物疗效好而用得越来越“顺手”,导致近年来细菌不断产生耐药性甚至出现了“超级耐药菌”。因此,如何解决抗菌药物的滥用成为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儿科,由于儿童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尚不完善,生理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更易受药物影响,因此,儿科的合理用药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儿科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儿科常见病抗菌药物的具体应用两方面展开。 1 儿科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1良好的杀菌效果 熟识并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体内动力学特点,才能合理选用。如氨基糖苷类、制霉菌素由于肠道难吸收,口服时仅作为肠道灭菌剂;而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则在胆汁中有较高浓度,故多用于治疗胆道感染。 1.2 适合患儿的生理状态 按照疾病的临床症状做出诊断选药,能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进行药敏试验。应用抗菌药物前要考虑患儿是否具有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指征,经验性治疗时需判别最有可能是何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患儿有什么特点,是否需要联合给药,给药的最佳途径,最适宜剂量,期限多长等等。为此,医生需时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库,需要了解医院所在地区的致病菌种发现概率及耐药情况。 1.3合理而非滥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滥用是近年世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儿科也特别严重,近年尚能见到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在儿科的滥用,而这些药物都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故不宜用于儿童。 2 儿科常见病抗菌药物的具体应用 2.1 上呼吸道感染 儿科门诊患儿中,8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所致,发病有一定自限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不能改变感冒的病程和预后,也不应该用来预防感冒时并发的细菌感染。其余病例中,如怀疑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或流感杆菌感染可用时可用青霉素类抗菌药。 2.2 支气管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大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常与上述细菌中致病力较弱的菌群有关,它们通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内的常驻菌,其中致病力较弱的4、6、10型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因此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控制炎症发展的方法。凭经验选用抗菌药物仍然是大多数医院临床最初和通行的治疗模式,轻度肺炎一般先用青霉素类,过敏者改用红霉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在经验性治疗的同时,勿忘及时送检做药敏试验,药敏试验可使治疗更有的放矢,同时可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 2.3感染性腹泻 在中国,腹泻是居第二位的小儿常见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每年有一两次发病高峰,一为6、7、8月,主要病原是埃希氏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二为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因此化验大便常规及临床诊断对用药尤为重要。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治疗就可自愈,尤其秋季腹泻因病毒感染所致,滥用抗菌药物反而可能导致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2.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消灭或抑制病原体,这常常需要抗菌药物的介入。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例,流感杆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脑膜炎的感染源,其他有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新生儿(<1个月)以B族链球菌为主,婴幼儿(1个月至4岁)以流感杆菌为多,儿童则以肺炎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多些。如临床高度怀疑化脓性脑膜炎,先根据年龄、季节特点针对性地给予抗菌药物,然后根据CSF化验结果调整药物。新生儿首选氨苄青霉素加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均静脉给药。也可以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甙类抗菌素,但要警惕听力或前庭功能受到损害。婴幼儿用广谱头孢菌素或加氯霉素。儿童及一般成人则静脉每日给予青霉素或予头孢菌素。 总之,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的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是否与患儿的感染状况以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应。儿科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特别应注意计算其年龄、体重等参数,个体化用药,以便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