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聚氨酯固化剂 MSDS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聚氨酯固化剂
化学品英文名: PU-Curing agent
生产企业名称:
地 址: 邮 编: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 登记号 :
生效日期 : 传真号码 :
企业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 成分 / 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甲苯-2,4- 二异氰酸酯 0.5% 584-84-9
乙酯 40-60% 141-78-6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 6.1 类 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高浓度接触直接损害呼吸道粘膜,发生
喘息性支气管炎,表现有咽喉干燥、剧咳、胸痛、呼吸困难等。重者缺
氧、紫绀、昏迷。可引起肺炎和肺水肿。蒸气或雾对眼有刺激性;液体溅
入眼内,可能引起角膜损伤。液体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皮炎。口服能
引起消化道的刺激和腐蚀。
慢性影响:反复接触本品,能引起过敏性哮喘。长期低浓度接触,呼吸功
能可受到影响。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 急 救 措 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
医。
.
.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 消 防 措 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与胺类、醇、碱类和温水反应
剧烈,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加热或燃烧时可分解生成有毒气体。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
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
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
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pdf
- 考研备考医学重点强化训练药理学练习题(七-末).pdf
- 考研有机化学之命名题及答案.pdf
- 考研英语考前重点记忆单词汇总非常重要.pdf
- 考试-项目管理.pdf
- 考试_--_声光热综合试卷.pdf
- 考试前的作业.pdf
- 聊城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pdf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pdf
- 职业化的概念.pdf
- circuit cellaratmel avr设计大赛2006abstract entryat3329摘要条目.pdf
- 单元测试脚本财务核算组口岸业务流程tw v0.pdf
- 来源分布yeyvary等分散性count data计数据.pdf
- 高速陆地蜂窝结构进程号.pdf
- 信件选择淘金探.pdf
- 高二译牛模块选修同步辅导词汇结.pdf
- mtk平台写工具使用说明人工1 aenhelp writeimei.pdf
- 多脉冲转换器1lecture 2012 multipulse11th.pdf
- wy八级教学资源库16下unit 2.pdf
- 在社会反馈中考虑个人口味以改善饮食习惯paperw13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