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 络、锤、凿、焚” 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 托物言志” 的表达方法。
教学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
难点
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 托物言志” 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马诗》 。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寄托的渴望及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 )当先千军万( )
( )到成功
万( )奔腾
老( )识途快( )加鞭
趣味导入,增加课堂吸引力。
学生感触深受世人爱戴的
导入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日行千里是高效的象征,负重不言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象征,温和、易接近是善良谦逊的象征,早在远古时代,马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人喜欢以“ 千里马” 喻良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
写马的诗,看一看唐朝的李贺赋予了马怎样的形象。 (板
书:马诗)
马,在李贺的笔下又是如何呢?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1 / 9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自学要求, 4 分钟。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3、朗读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大概了解古诗。
1、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看诗题明对象,二看作者知背景,三看诗文解大意,四看资料悟诗情,
给出自学要求,学生学会运
用注释学习古诗。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为下文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插图注释也要看,
反复诵读入诗境。
2、简介作者,酝酿情感。
李贺( 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
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
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 “ 晋” “ 进” 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
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27岁时在郁闷悲苦
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 诗
鬼” 。
通过对李贺生平的阅读你有什么感受?他像一匹怎样的
马?
3、写作背景。
2 / 9
作者所处的贞元、 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 燕山” 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
正是当时所写。
4、诗文大意。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四、体察诗蕴,品悟诗情。
1、自读第一句,思考 4 分钟。
( 1)写了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充分调动你的所有感觉,想一想,这首诗中的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景物、色彩、环境、气氛等)
大漠、沙、燕山、月;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战
场景色。
( 2)这是一句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描写这幅悲凉肃杀战场景色,也代表有志之士
报国的决心。
(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 大漠” “ 燕山” 这些地方?这
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 大漠” “ 燕山” 等地方,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也是战马奔驰之地。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 沙如雪” “ 月似钩” 的丰
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
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
学生初步了解古诗之后,思考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去挖掘诗歌中的意味。增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解。(板书:环境 沙如雪 月似钩)
诗意: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
3 / 9
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
( 4)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 大漠、燕山” 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师相机点拨: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板书:空旷冷峻)
2、自读第二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