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蓝城配套路网工程勘察设计--桥梁施工方案
一、桥梁工程概况
1#道路为城市次干路,起于观音山片区路网工程3号路,向北延伸,终点下穿快速路六横线。蓝城配套路网1#道路,起止桩号为K0+000~K1+246.675,全长为1.247km,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路幅宽度26m,双向4车道。设计荷载等级,汽车:城市-A级,人群:3.5KN/m2。
此次1#道路工程范围内含一座桥梁,桥梁横跨聂家沟水系,桥梁起点接滨河西路,终点接滨河东路。桥梁里程K1+018.0至K1+147.0,桥梁全长129m,桥梁采用3-36钢筋混凝土连续拱桥。
桥梁工程概况表
编号
长度(m)
桥面宽度(m)
最大墩高 (m)
上部结构
建议施
工方案
聂家沟桥
129
22
12.1
钢筋砼连续拱桥
搭设支架现浇
1、聂家沟大桥总体布置
桥梁起点桩号K1+018.0,桥梁终点桩号K1+147.0,桥梁全长为129m。聂家沟大桥第一跨上跨滨河西路,第二跨上跨聂家沟河,第三跨上跨规划滨河东路;平面位于直线上,纵断面位于0.5%上坡段;墩台径向布置。
2、跨径布置
桥梁上部结构为3-36m钢筋混凝土连续拱桥,其中第二跨上跨聂家沟河,桥梁平面位于直线上。
3、上部结构
采用3-36m钢筋混凝土连续拱桥,主跨拱桥跨径36m,矢高8m,矢跨比1/4.5,拱圈厚0.8m,拱轴系数m=3.0446;腹拱跨径为4m,矢高1.0m,拱圈厚0.3m。桥梁采用贝雷梁现浇施工工艺。
下部结构形式:桥墩为墙式墩,采用爬模技术,基础为群桩接承台基础,桩基直径为1.5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U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4、采用施工方方案
因聂家沟大桥墩高较小,上部结构主梁建议采用满堂支架搭设现浇(第二跨钢管桩贝雷梁)施工,浇筑混凝土前支架应进行预压,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下部桩基础建议采用机械钻孔施工。1#桥墩和2#桥墩间有现状聂家沟水系,跨度约10~16m,施工时可设置钢管柱贝雷梁。
聂家沟水系现状
搭设支架现浇施工示意图
钢管桩贝雷梁示意图
5、施工场地布置
桥位所在两岸均有既有道路通达,陆路运输条件良好。
主要临时工程及设施包括两个塔吊、一个钢筋加工车间及两个材料堆放场。(项目经理部生活区、办公区和试验室等根据项目统一部署)两岸均从既有道路修筑便道到达各施工点。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桥位处两岸均有充足的水、电力供应,能满足桥梁施工期间施工用水、用电需要。
施工场地布置图示意
6、桥梁施工流程图
1)施工进场准备,三通一平→全桥基础及承台施工→用爬模法施工墩身;
2)搭设支架主拱施工
3)主拱支架拆除
4)拱上横墙施工
5)腹拱施工
6)侧墙、填料、桥面系
二、施工方法措施
1、钢管桩贝雷梁
贝雷梁采用HD150贝雷梁,分配梁M1采用工45a,分配梁M2采用工18a,桩间联系采用D245×8,钢管桩为D1000×12,桩基直径为1.4钻孔灌注桩,横向间距为5.0m。
2、满堂支架基础处理
在搭设脚手架前,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清除表层的树兜和杂草,整平夯实,使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Mpa。采用20cm厚C15混凝土对支架地基进行硬化,并向支架地基范围以外延伸1米。为防止雨水渗入地基,在硬化区域外设置截面为40cmX40cm截水沟,并确保雨水顺排至临近的排水设施再进行支架的搭设施工作业。如下图所示:
(C15砼垫层345.6m3,排水沟长度240m)
3、满堂架形式
根据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以及现场情况和施工要求,选择满堂支架形式。满堂支架采用WDJ碗扣式钢管脚手架,要求采用Φ48碗扣脚手架钢壁厚3.5mm,内径41mm。支架纵横向间距按0.6х0.6m布设,步距为1.2m。脚手架顶部采用顶托支撑纵横木方支撑模板系统,底层立杆用两种不同长度构件相互交错,上面各层均照此撑高,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平面。
为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底层框架立杆底部距地面10-20cm设扫地纵横杆,同时在纵横向布设斜向钢管剪刀撑,剪刀撑用不小于6m长Φ48普通钢管连续布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与地面成45-60度倾角(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为:45度时7根、50度时6根、60度时5根)剪刀撑上至底板,下至地面,每一处与碗扣架连接处用扣件紧固,加强架体的稳定性。
脚手架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大于15米。
4、纵横梁安装
顶托标高调整完后,在其上安放15×15cm木枋横梁,在横梁上安放15×15cm木枋纵梁,纵梁间距按60cm放置。横梁长度比顶板一边各宽出至少50cm,以支撑外模支架及人员行走。安放纵横木枋时,应注意纵向木枋的接头位置与横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纵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平面上。
5、支架的预压
为减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血压指南最新版2025完整版原文.docx VIP
- 四川开放大学《演讲与口才》终结性考核-95分.doc VIP
- HACCP过敏原控制程序.pdf VIP
-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初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QBT 2623.4-2003 肥皂试验方法 肥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烘箱法.docx VIP
- 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题目完整版答案.docx
- 新代说明书.doc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工艺.pdf VIP
-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