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
【一、 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6分,每小题2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2分)
【答案】 20.(2分)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1分)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描述诗歌呈现的画面。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首先要理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中的重要词语的意思,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生曾云”:云气在胸中荡漾。然后再加以想象,把浮现的画面,用连贯、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这种题型不该等同于一般的扩写,诗歌更不应该提翻译。画面描绘时应该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句子都适合描绘,合描绘的画面也必须带有作者的情感着眼点。“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
【白话译文】
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 描绘诗词画面题型解答方法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精题回放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闯关方略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譬如上面这句“齐鲁青未了”,先要理解“齐鲁”“青”“未了”各是什么意思。“齐鲁”是齐国和鲁国,春秋战国时两诸侯国名,泰山以南是鲁,以北是齐,这里指齐鲁大地;“青”,是指山色青翠;“未了”,是无穷无尽的意思。这句话合起来意思就是:齐鲁大地那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但这样回答,不是描绘,而是解释。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结合上一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样啊),我们应意识到这一句其实是写作者远望泰山,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巍峨、辽阔,它“拔地而起,参天耸立”。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当然,在平时的古诗词学习中,更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你眼前的线条、色彩、动静是不是那么鲜明呢?
通关演练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①西岩宿,晓汲②清湘③燃楚竹④。
烟销日出不见人,?乃⑤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①傍:靠近。②汲:打水。③湘:湘水。④楚竹:即湘竹。这一句的“汲清湘”“燃楚竹”有超凡绝俗之感,象征诗中人孤高品格。⑤?(ǎi)乃: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
第三、四句“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参考答案
示例:日出东方,烟消雾散,湘水上一片安静。渔翁?乃一声撑船出发,声音在山水之间回荡,唤醒了万物。山有了灵气,水有了精神。山显得更为葱绿,水显得更为碧蓝。
21.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2分)
【答案】21.(2分)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1分)抒发了自己攀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5课时 练习一.ppt
-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课件:第8课时 认识平行.ppt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减法运算律 全册PPT.pdf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减法运算律 全套课件.pptx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全单元课件.pdf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全套PPT课件.pdf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全单元课件.pptx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课件:第三单元 角 全单元课件.pdf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第2课时《不确定现象》ppt课件(2).ppt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条形统计图 全单元课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