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 第 1 次 授课日期 10 月 9 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目 的 要 求 复 习 旧 课 讲 课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深刻领 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道路 提 教学纲目: 纲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2. 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3.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 两对主要矛盾 方 .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式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等 ︶ 重 难 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点 点 布 作 阅读教材 置 业 课 后 记 要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 第 2 次 授课日期 10 月 16 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目 的 要 求 复 习 旧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了解资本 - 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认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 因;了解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的重大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了解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课 讲 课 提 教学纲目: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纲 军事侵略 ︵ 政治控制 纲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目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教 粉碎瓜分中国图谋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学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方 民族意识的觉醒 式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史意义 等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 重 难 点 点 80 年间外国资本 ---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布 作 置 业 欣赏或阅读有关这一时期的书籍 课 后 记 要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 第 3 次 授课日期 10 月 23 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目 1.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都是对国家出路的 的 探索。 要 2. 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深刻认识这些探索最 求 终都不能为中国独立、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复 习 旧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课 讲 课 教学纲目: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提 纲 ︵ 纲 目 · 教 学 方 式 等 ︶ 重 难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洋务运动的兴衰 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自救运动(背景与性质)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评价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良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点 点 布 作 观看电视剧:太平天国 置 业 课 后 记 要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 第 4 次 授课日期 10 月 30 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目 1.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 的 正义性、进步性。 要 求 复 习 旧  了解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课 讲 课 提 教学纲目: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纲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纲 三民主义学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目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 封建帝制的覆灭 教 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 辛亥革命的失败 方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式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等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启发。 ︶ 重 难 点 点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布 作 置 业 观看电视剧:走向共和 课 后 记 要 教务处制表 教师授课教案表 授课教师: 第 5 次 授课日期 11 月 6 日 授课班级 授课题目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目 的 了解中国先进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 要 帜的巨大深远意义。 求 复 习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旧 课 讲 课 提 纲  教学纲目: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纲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6****6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