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3.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八 ) 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 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 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 “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的形式 多样,可以是虚面上的实点,也可以是动面上的静点。鉴 赏点面结合时,应当明确哪些是点,哪些是面。 [ 应用体验 ] (2014· 安徽高考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阮郎归 西湖春暮 [ 南宋 ] 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 ① 妆束闹苏堤,留春春 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 ② 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 注 ] 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 《洛神赋》 :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 ”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 自主尝试 ] ( 请参考上面 [ 表达技巧题解题 “3 步 骤 ”] ,分条答题 ) ①“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 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 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 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 ( 释运用 ) ② 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描写了苏堤的 暮春之景。 ( 析作用 ) 清明以后,寒食过去,花香渐远,花红渐稀。 即便是翻腾了衣装,热闹了苏堤,强要留住春 天,但春天又如何知道,又岂能强留。 雨中花,渐渐颜色褪去; 柳絮舞,奈何零落泥中。 踏青的女子,再无追逐春色的意趣,停下了脚 步。 一艘两艘三艘船,叫来载人归去。人归去,春 也归去。 点面结合 虞美人 ·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 红烛昏罗帐。壮年 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 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九 ) 调用多种感官 ( 视听结合等 ) 描写要从不同角度,以增强描写的立体感。描写大多采 用视觉描写,但为了多方面地表现所写之物的特点,更加方 便抒发感情,常常辅之以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如唐 代诗人王建的《江馆》:“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 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他熟练地运用各种感官,描写出一 幅清新的江馆夜市图。“水面细风生”是触觉,写的是清风 徐来,水波微兴。“菱歌慢慢声”是听觉,采莲小调婉转柔 美,舒缓悠扬。“灯火夜妆明”是视觉,不远处有明亮的灯 光,有盛装女子婉丽的身影。这首宿旅诗,透露出作者欣赏 江边夜市的悠闲欣喜的感情。 [ 应用体验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①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 ② ,参差烟树五湖东。 [ 注 ] ① 本诗作于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期间,当时杜牧常去 城中开元寺游赏。此篇抒写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今古感慨。 ② 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 泛游五湖。 本诗中间两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绘景物?请简要分析。 [ 自主尝试 ] ( 请参考上面 [ 表达技巧题解题 “3 步骤 ”] , 分条答题 ) ①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 ( 明技巧 ) ②诗人抓住山色之间飞 鸟来去之态、秋雨连绵家家挂上天然雨幕之形、绿水之畔人 歌人哭、楼台夕照竹笛悠悠之声, ( 释运用 ) ③将视觉与听觉有 机结合,使形态与声音相得益彰,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的湖 光山色图。 ( 析作用 ) 译文: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 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 生什么变化。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 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 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 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深秋时节的密雨 ,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 ,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 。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 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知识讲解 高考命题方式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 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 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 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 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 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 志、以景结情、抑扬、铺 垫等。 1 . (2016 · 全国卷 Ⅱ ) 为了突出 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 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2 . (2011 · 湖北高考 ) 两诗第三句 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 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 的作用。 3 . (2010 · 全国卷 Ⅱ ) 你认为这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