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人教社的选修文化经典.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 子思(前483-前402)的者作。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 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 全国后不久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祟《中 并将《礼记》中的《大学》《生庸》 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 孟子》合为回书。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 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 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 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 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 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 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代汉语词典》:①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 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如,中庸之 ②指德才平凡。如,中庸之才 程颐、程颢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 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朱熹认为,《中庸》是《四书》中最难读懂的一部典籍 课文注释: 中:折中,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庸:平常,普通,循常规常理而不变 ·1天命之谓性,率 上天赋予人的就是本性,遵循本性而 性之谓道,修道之谓行动就是道,把道德修明,并在众人 教。道也者,不可须中推广就是教。道,是不能片刻离开 臾离也:可离,非道此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 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地方也谨慎检点,在大家听不到的地 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方,也恐慌惧怕。幽暗之中,细微之 所不闻。莫现乎隐 事,虽无踪迹出现,但动机已成,人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虽不知,而自己却很清楚,天下的事 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没有比这个更明显更容易品露的了。 未发,谓之中;发而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还没有向外表露的 皆中节,谓之和。中时候,叫做中;向外表露的时候而符 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人最重要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普遍遵行的行 也。致中和,天地位为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 焉,万物育焉。 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2仲尼曰: 2仲尼说:“君子的 “君子中庸,小 所作所为符合中庸的道 人反中庸。君子 理,小人的所作所为违 之中庸也,君子 背中庸的道理。君子对 而时中,小人之 于中庸,能时时处处坚 反中庸也,小人 持中庸的原则。小人违 背中庸的道理,任性妄 而无忌惮也。” 为,肆无忌惮。” 3子曰:“中 3孔子说:“中庸是天 庸其至矣乎!民 下最高的道德标准呀! 鲜能久矣!” 可是人们已经很少能做 到了,这种情况已经有 很长时间了 ④子曰:“道之不行④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 也,我知之矣:知者 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常 过之,愚者不及也。 常超过中道,愚昧的人常常达不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 到。中庸之道不能彰明于世的原 矣:贤者过之,不肖 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常常超 过中道,不贤的人常常达不到。 者不及也。人莫不饮 譬如人没有不吃饭喝水的,但是 食也,鲜能知味也。”很少有人能辨别食品的滋味。” ⑤子曰:“好学近乎 ⑤孔子说:“好学不倦就接近于 知,力行近乎仁,知 智慧了。努力实行,就接近于仁 耻近乎勇。”知斯三 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于勇敢 者,则知所以修身; 了。懂得了好学、力行、知耻三 件事,那么就知道修养自身的方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 法了。知道了修养自身的方法, 以治人;知所以治人 就知道治理百姓的方法。知道了 则知所以治天下家国 治理百姓的方法,就知道治理天 矣 下的方法了。” ⑥凡为天下国家有九 ⑥凡国君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不 经。曰:修身也,尊 变的常规。这就是:修养自身,尊 重贤能,亲爱亲属,敬重辅政的大 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体恤文武百官,爱护百姓就像 臣也,体群臣也,子爱护自己的孩子,招来各种工匠, 庶民也,来百工也, 善待远方的来客,安抚分封的诸侯 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养自身,就能确立中庸之道;尊 修身,则道立;尊贤,重贤人,做事就不至于迷惑;能亲 爱亲属,叔伯兄弟就能没有怨恨 则不惑;亲亲,则诺和睦相处;敬重辅政的大臣,選到 父昆弟不怨;敬大臣,事情就不会迷惑;体恤文武百官, 则不眩;体群臣,则受恩惠的士臣就会尽力报答;像爱 士之报礼重;子庶民,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百姓,老百 则百姓劝;来百工, 姓就因为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招 则财用足;柔远人 来各种工匠,就会财源茂盛百货充 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八方的人都来归顺;安抚分封的诸 则天下畏之。 侯,就能四海一家,天下畏服。 ⑦诚者,天之。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