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学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docx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学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 3 月月考试卷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窒息( zhì) 璎珞( yīng) 狼藉( j í) 悄怆幽邃( chuàng) B.栅栏( zhà) 倏忽( shū) 奔丧( sāng) 俯首帖耳( ti ē) C.徜徉( yǎng) 簌簌( shù) 倾颓( tu í) 重岩叠障( zhàng) D.蹒跚( pán) 湍急( tu ān) 彷徨( páng) 虚无缥缈( miǎo) 2.依次填入下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 ⑵杜牧《秋夕》 的是宫女的心境。 ⑶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所描绘的山川美景十分 。 A.踌躇 描摹 耐人寻味 B .徘徊 描摹 引人入胜 C.踌躇 描绘 引人入胜 D .徘徊 描绘 耐人寻味 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7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 ,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 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狗年春晚,王菲那英时隔 20 年再度合体,一首合作谱词的《岁月》 ,写尽了 20 年来她们的成长以及 心态的变化——知世故而不世故。 C.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认为,整个社会都要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使我们减负工 作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基础。 D.《红海行动》讲述的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在异国他乡解救人质、执行撤侨任务,正是中国军队近 年来勇担和平使命的真实写照。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 ?说林训》 )的 古语,另翻新意。 B.诗人不说“明星亮了”而说“明星现了”,一字之差,意境迥异:前者只说明事实,后者表现了明 星穿过黑夜,由暗到明的过程,语言锤炼可见一斑。 C.是否准点到达?路上是否顺利?做父亲的有诸多担心担心和挂念,一切只有“那边来信”才知分晓。 D.总的来看,写景又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者,乃山势之雄伟、连绵;变者,乃江水之涨退、动静,以及自然时令之代序。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 7 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 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 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 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 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 1 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 够客观、 超然地看待。 当然, 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 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

文档评论(0)

156****6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