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古诗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 1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A 2 A 3 A 4 一、简介本词写作背景: “ 乌台诗案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 元丰二年( 1079 ),苏轼因与时任宰相 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 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 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 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 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 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 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 辙诀别。 A 5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 惠院,后迁临皋亭。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 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 1083 年(神宗元丰六 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 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到黄州 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 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 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 幽居离索 的内心隐衷。 A 6 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A 7 A 8 翻译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 , 人群开始安静。时常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 徘徊,还有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 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 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A 9 A 10 句解 ? 词人简约凝练地展现出一幅清冷深邃的夜景: 残缺不全的月亮挂在疏落的梧桐上,记时用的漏 壶里水已滴完,夜出奇地沉寂,“静”又作 “定”。词人不是在这漏断时乍醒,而是初静, 他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寓居的庭院中站了 多久,直到可怕的静寂在铜壶漏水声断绝的一刻 侵上身来。 词人对月光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他常常 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如著名 的《水调歌头》写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多么深情缱绻;而《洞仙歌》中从绣帘中 偷偷窥人的一点明月则仿佛面带神秘调皮的微笑; 偏偏这里的月是不同的,一个“挂”字仿佛它被 钉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而且是残缺不全的,传达 着一种无力与哀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