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端听筝赏析范文
作者颜茴说文化独家原创,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是一首饶有趣味的小诗,笔触委婉细致,描写一位怀春少女为博取意中人的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景,写得维妙维肖,情真意浓。筝是古时一种弹拨乐器,战国时流行于秦国。古为十二弦,唐时改为十三弦,现已增至二十五弦。诗题一作《鸣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金粟柱,用金色小圆点装饰的华美的琴柱。柱,筝上用以系弦的部件。素手,洁白的手。玉房,玉饰的闺房屋,亦指华丽的房舍。句意为:叮咚清脆、潺潺如水的乐音久久回荡在装饰华丽的房里,一位少女含娇带嗔地微倾颔首,轻拂琴弦。开场诗人便以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手法带读者走入鸣筝场景。然而诗人这种介绍和描写并不是直接的白描,他简略地用了“金粟柱”、“素手”、“玉房”三个词,间接巧妙地将人、事和环境交待得清清楚楚。
“金”、“玉”二字,投射出拂琴人家世之殷厚、技艺之不凡与品味之高雅。而“素手”一词,转而将注意力投向女子:弄弦拨音的是一双玉指纤纤之手。仅仅是这纤纤玉指,便可让读者浮想联翩:何人能生得?必是一位美丽聪慧、纯洁善良的年轻姑娘吧。诗人巧于精作,以特写“素手”来引介全人,角度新、空间足,让人回味无穷。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周郎,即三国东吴名将周瑜,他风流倜傥,文武双全,为著名美男子。据《三国志·吴志·周瑜》载:“瑜授建威中郎将,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这里借指弹筝女子属意的知音者。句意为:弹筝女子为了引起心中情郎的注意,时时错拨琴弦。意中人在哪儿呢?或许正匆匆循声而来?或许因曲误之音正伫立停留?
少女心绪纷乱难宁,因而指法不断出错,曲误更多。这“时时”有意无意的错误曲调,倒并没有让人觉出乐音的遗憾,倒是陡增了一分谐趣,原来为了意中人的留意注目才故意时时错拂琴弦!虽则指法曲调时时误,但曲曲声声总关情,一个痴情少女形象至此已跃然纸上。人说热恋中的人往往最“蠢”、最“傻”,其实,恋爱中的人最聪明,如若不信,请细味此诗。
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论此诗时说:“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何故知得惩细。”沈德潜也赞道:“呈绥眉谓因病致妍语,妙!”此诗以“误拂弦”这一典型细节的描绘,极为传神地刻画出了少女微妙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古诗词
图片网络,本文系作者颜茴说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
重阳夜梦怀旧,
异度时空相逢。
磬心之音徘徊,
恍如别时一瞬。
《端居》是写李商隐身处异乡思念家乡亲人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即闲居。诗的内容就是写异乡闲居时思念远方亲人,诗中有“空床”二字,所以李商隐思念的人可能就是他的妻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人居异乡,最盼望的就是能收到家中妻子的书信,然而,诗人李商隐却收不到远方妻子的书信,于是只能企盼能在梦中归家,与妻子相会,可惜,“路遥归梦难成”,现在,连梦不也做了,诗人心中的孤寂可想而知。
没有妻子的书信,没有梦中的相传,只有一张空床,默默抵御秋天的寒冷。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敌”字在这里不仅描写了外在的客观环境,还透露出了诗人的主观心境,秋天的凄凉不断侵蚀诗人的内心,诗人要不断抵抗,避免完全陷入凄凉的心境中,但前面“只有”二字,让诗人的抵抗变得多么无力,展现出诗人刻骨的凄凉之感。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情感往往是难以表达的,比如你整天说自己好孤独好孤独啊,这就让你的孤独变得廉价苍白,完全不能让别人产生共鸣。
所以诗人一般不会直接表达情感,而是营造一个情境,让你陷入其中,让诗中的情感慢慢浸润你的内心,从而将他的情感传递到你的心里。
李商隐这首诗 ___,最后两句不再直接表达他的孤寂凄凉之情,而是营造了一个朦胧凄迷的情景,融情于景,让你在这个情景中感受他的情感。
青苔与红树,本是鲜明的景色,但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凄迷冷清,就像诗人的愁绪,悠悠迷迷,令人哀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BT 339-2025 北方地区 绿色食品设施莴笋生产操作规程.pdf VIP
- 基础护理学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ptx VIP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电子课本(附2023年教材变动内容).doc VIP
- 旅游概论-旅游者.pptx VIP
- 亚龙156A电气安装-电气培训PPT(项目二).ppt VIP
- 【公开版】《2023年美年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pdf VIP
- 《枫桥夜泊》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docx VIP
- 大类资产配置新框架,比特币和黄金:新旧时代的“代货币”.pdf VIP
- 2025年冰雪旅游行业投资回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