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中隐含碳价比的度量及变化趋势分析.pdf

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中隐含碳价比的度量及变化趋势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中隐含碳价比的度量及变化趋势分析 摘要:文章介绍了隐含碳价比公式的定义,对钢铁行业出口中的隐含碳进行了 测算,提出隐含碳价比公式,用以说明在出口贸易中,特定行业、在特定的时 间段,出口的利润能否平衡其产生的隐含碳所造成的环境成本,并给出三种价 比结果所代表的经济学含义。给出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开发关键 节能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隐含碳,钢铁,出口贸易,价比公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所共同 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普遍共识。而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 气体的排放国,已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要求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巨大压 力。同时,现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产出了许多工业产品和初级产 品。发达国家出于生产成本、环境保护、规避法律风险等多方面考虑,从中国 大量进口初级工业产品和原材料,同时也将高耗能和高污染留在了中国,而仅 承担少量的减排义务,也就是所谓的“碳泄漏”。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也存在着类似的 “碳泄漏”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和防范两国之间在进行对外贸易时所发生的 “碳泄漏”现象对一方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于“碳泄漏”问 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隐含碳”的度量及测算方面。  对于隐含碳的计算,实际上是对物质流计 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中隐含碳价比的度量及变化趋势分析 算中物质隐藏流发展,在Wuppertal研究所比较完善的物质流计算框架中早就 包含了进口物质隐藏流这一因子。不过由于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过程的发展, 隐含或者隐藏流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能源研究中提出的。1974年国际高级研究机 构联合会(IFIAS)能源分析工作组的会议之后,产生了对能值的研究,以及进一 步对水、污染物等的具体研究。实际上,隐含碳就是国际贸易中所没有考虑到 的碳消耗,隐含碳实际上就是碳的转移排放。[1]  在隐含碳的度量方面,学者马述忠、陈颖(2010)[2]基于消费视角,发 现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国外消费者消耗了大量来自中 国的隐含碳排放,庞大的出口量使中国承受了更大的减排压力。You和Hewit (2008)[3]则运用投入与产出法分析了中国对英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情 况。张为付、杜运苏(2011)[4]则运用投入与产出法采用2000—2009 年连续 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失衡度问题。国内外学者在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问题上也进行了广泛研究,且主要集中于2006 年 以后。现有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测算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总的隐 含碳排放,另一个则是选择特定贸易伙伴考查我国双边贸易过程中的隐含碳排 放。IEA对中国出口隐含碳的评估认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隐含碳排放 出口占国内生产排放总量的34%;若考虑扣除进口的隐含碳排放,中国对外贸 易引起的二氧化碳净出口可能为国内排放总量的17%左右[5]。Wang和Waton (2009)[6]对我国2004年出口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Weber et al(2008)[7]提出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很有可能是中国碳排放量增长趋势的主 要驱动因素的观点;Shui和Harriss(2006)[8]基于中美双边贸易的视角,研 究发现,1997-200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贸易品中隐含碳排放的增长率高于中 国每年碳排放的增长率,而中国约有7-14%的碳排放是由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所 导致的。另外国内学者如尹显萍和程茗(2010)[9]、石红莲和张子杰(2011) [10]等也同样对中美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得到相似结论。  二、隐含碳价比的定义  在《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计算—以水泥行业为例》一文中李丁、汪云林、 牛文元,对2006年中国水泥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计算,采用《中国水泥 年鉴(2007)》中公布的中国2006年水泥综合能耗142干克标煤进行直接能耗计 算,出口水泥在境内的CO2排放达到1 003.75万t,其中直接能源消耗生成C Oz513.05万t,工业过程生成C02 490.71万t。根据欧盟当年CO2交易最新价 格和当年外汇中间价折算,水泥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析合1.87亿美元,也就是 说进口国从中国获取了其中15.8%的利润率,超过中国水泥出口中平均8%一 12%的利润率水平。

文档评论(0)

177****9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