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布地奈德用药比较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布地奈德药物颗粒细小,在三个不同的雾化装置中均显示其有效雾粒输出的比例平均都要比倍氯米松高出2-3倍,故可以看出药物颗粒更细小,其输出的雾粒也相对更细小,可以有更多的有效雾粒输出,才能为更高的肺部沉积做出保证,且细小的药物表面积明显增加,是药物更多与组织接触起效的前提。 Mean respirable dos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dose delivered as droplets of less than 3 μm or 5 μm in diameter) with Pulmicort Respules or nebulised BDP (Clenil) delivered via three nebuliser systems. The respirable dose of budesonide was 2–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BDP, suggesting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shown in Figure 37 may translate into differences in lung deposition (Vaghi et al, 2002). * * 哮喘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引起NTM发生率低于倍氯米松 校正后的比值比* *校正因素有合并症、酗酒史、NTM诊断前口服激素和其它免疫制剂使用、婚姻状况和居住状况 Andrejak C et al. Thorax 2013;68:256-262. 布地奈德引起非结核分支杆菌(NTM)发生率较倍氯米松和氟替卡松更低 一项来自丹麦医疗保健系统的数据调查,共纳入在1997年至2008年间的确诊为非结核分支杆菌(NTM)332例成人患者,评估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的应用对NTM患病风险的影响。 理想ICS临床药理学特征 * 药物颗粒电镜扫描图 二丙酸倍氯米松 布地奈德 Vaghi A, Berg E, et al. In vitro comparison of nebulised budesonide (Pulmicort Respules) and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Clenil per Aerosol). Pulm Pharmacol Ther. 2005;18(2):151-3. * 布地奈德雾化液 二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液 不同糖皮质激素雾化液 有效雾粒输出比例对比(不同雾化装置中) Vaghi A, Berg E, et al. In vitro comparison of nebulised budesonide (Pulmicort Respules) and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Clenil per Aerosol). Pulm Pharmacol Ther. 2005;18(2):151-3. 平均高出2-3倍 一项体外研究,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ml)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0.4mg/ml)在三种不同的喷射雾装置中的有效雾粒输出情况。Cirrus装置(输出较小的雾粒2-3μm);Pair LC Plus装置(输出中等大小的雾粒4-5μm);Omron(输出大颗粒雾粒6-8μm),两种混悬液雾化吸入量均为2ml,维持5min。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液在不同装置中的雾粒输出情况。 Omron Omron * 小 结 布地奈德 氟替卡松 倍氯米松 糖皮质激素效应 中等 高 中等/低 脂溶性 低 高 中等/高 分布容积 低 高 很低 经口吸收药物的首过清除 高 较高 低 半衰期 短 长 非常短 全身效应 低 高 中等 1.Wales D et al.Chest 1999;115:1278-1284. 2.Derendorf H,et al.Eur Respir J 2006;28:1042-1450 3.Edsb?cker S.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06;98(6):523-36 4.pedersen S.Am J Respir Crit Care M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