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0
同
经
相
应
取
穴
法
尚古愚
2015年5月
一、什么是同经相应取穴法
“同经相应取穴法”的名称是根据内经中缪刺、巨刺、远道刺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针刺方法。但它又不完全同于缪刺、巨刺、远道刺。
此种取穴方法中的所谓“同经”,系指所取之针治经穴与患处必须是同属一经,但更须是左手经与右足经相对。例如患部正当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行部位,治疗时应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患部如属足少阴肾经时,则选取手少阴心经的经穴。其余可以类推。所谓“相应”部位是指人体的不同肢体,其部位、形状相似而且功能相似的地方,如腕关节外侧的相应部位是外踝,掌指关节的相应部位则为蹠趾关节。其余也可以类推。选取相应部位时必须注意,尽可能选取与患部在部位、形状和功能各方面都相类似的地方,例如外踝近中线的丘墟穴,其相应部位为阳池穴,因阳池与丘墟既同属于手足少阳经,又均当腕踝关节伸侧近正中线处。再如,位于外踝靠近小腿下廉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其相应部位则为靠手腕下廉的手太阳小肠经之阳谷穴。其它如手阳明经之阳溪穴与足阳明经之解溪穴;手太阳经之小海穴与足太阳之委阳穴;手太阴经之列缺穴与足太阳经之三阴交穴;手阳明经之商阳穴与足阳明经之厉兑穴等,这些穴位的所在部位均属一经的相应部位,所取的经穴也就是同经的相应穴位。
综上所述,同经相应取穴法是以患部的压痛或自觉疼痛最剧处,作为对应标志,然后取与患部相交叉对称之同经相应穴位或部位(阿是穴)进行针治的一种方法。
二、取穴方法
在临床上使用同经相应取穴法时,以古人“宁失穴,勿失经”为原则。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在使用本疗法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如患部及其交叉对称的同经相应部位,均正当经穴时,则取经穴针刺治疗。如两者,一当经穴,其一不当经穴,或两者均不当经穴时,则亦按上述之取穴原则,一处取经穴,一处取阿是穴,或者均取同经相应部位之阿是穴针刺。
2、如患部面积较大,超过一经之经行部位时,可以选取与患部之经行部位相应的数经同时针刺。
3、如有局限性淤血、肿胀时,先在患部本经井穴或交叉对称之同经井穴点刺出血,然后再用同经相应取穴法针刺,常能提高疗效。
三、针刺穴位
应用同经相应取穴法治疗以局限性疼痛为主证的四肢疾患,除阿是穴外,一般常用的有七十六个穴位,因笔者取穴方法和位置与其它典籍所载间有不同,故将穴位及取法分述如次。
㈠ 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
1、手太阴肺经
⑴ 少商
位置:在手大指端内侧,去指甲角如韭叶许。
取穴法:沿患者拇指上方,将血液推向指端并握紧,在指甲根内侧角直上如韭叶许,赤白肉际处点刺出血。
⑵ 鱼际
位置:在手大指本节后,赤白肉际处。
取穴法:于第一掌骨后赤白肉际处,仰掌取之,针时要卧刺,针尖向掌心。
⑶ 太渊
位置:在掌后桡侧横纹头动脉中。
取穴法:于腕第一横纹动脉应手处,仰掌取之。取穴时将脉管推向尺侧,入皮时针尖向桡侧倾斜,入皮后再直刺。
⑷ 列缺
位置:在腕后桡侧1.5寸陷中。
取穴法:于桡骨茎突之上外方凹陷处是穴。刺时针尖向上方斜刺。
⑸ 尺泽
位置:在肘窝横纹中央稍外侧。
取穴法:取穴时伸臂转腕,手掌向内,在肘窝横纹外侧,当肱桡肌与肱二头肌腱之间,凹陷处是穴。
2、足太阴脾经
⑴ 隐白
位置:在足大趾内侧,去趾甲角如韭叶许。
取穴法:正坐垂足,沿患者中姆趾上方,将血液推向趾端并握紧,在趾甲内侧角直上如韭叶许,赤白肉际处点刺出血。
⑵ 太白
位置:在足大趾内侧,核骨后陷中。
取穴法:正坐拱足,于第一蹠骨小头后赤白肉际处取之。
⑶ 商丘
位置: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
取穴法:正坐垂足,于内踝下缘的横纹和内踝前缘的纵线相交点中,即内踝尖直下约一横指凹陷处取之。
⑷ 三阴交
位置:在内踝上3寸,骨后陷中。
取穴法:于内踝正中直上3寸处,沿胫骨内侧缘取之。
⑸ 阴陵泉
位置:在膝横纹头内侧陷中。
取穴法:正坐垂足,在膝横纹头内侧,即阳陵泉穴上约一横指相对应之凹陷处取之。
表1、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临床常用交叉对称取穴表
㈡ 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
1、手阳明大肠经
⑴ 商阳
位置:在手食指内侧,去指甲角如韭叶许。
取穴法:沿患者食指上方,将血液推向指端并握紧,在指甲根内侧角直上如韭叶许,赤白肉际处点刺出血。
⑵ 合谷
位置:在手指食指大歧骨间。
取穴法:手掌向内,拇食二指伸张,于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间微凹陷处取之。
⑶ 阳溪
位置:在手腕上方,直对合谷穴,两筋间陷中。
取穴法:手掌平置或侧置,伸直拇食两指,令拇指上翘,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陷中取之。
⑷ 手三里
位置:在曲池穴下2寸。
取穴法:肘关节半屈,掌心向内,虎口朝上,在曲池穴下2寸许高肉处取之。
⑸ 曲池
位置:在肘窝横纹头陷中。
取穴法:肘关节半屈,前臂侧置,掌心向内,虎口朝上,在肘窝横纹头对肱桡关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