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硫酸羟氯喹介绍
一、品种基本情况
通用名:硫酸羟氯喹
英文名: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汉语拼音:Liusuan Qianglükui
其化学名称为:2-[[4-[(7-氯-4-喹啉基)氨基]戊基]乙氨基]-乙醇硫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26ClN3O·H2SO4
分子量:433.96
制剂:片剂
规格:0.1g、0.2g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是由4-氨基喹啉化合物构成的抗疟药,硫酸羟氯喹于1946年由Surrey和Hammer合成。临床上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羟氯喹由于长期以来依赖进口,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直至2000年,国内制剂方才上市。目前市场上有两家进口片,国内生产硫酸羟氯喹的厂家有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另有一家在报硫酸羟氯喹分散片,规格为0.1g、0.2g。
二、立题背景
盘状红斑狼疮(DLE)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粘膜性结缔组织疾病,25%-35%有口腔损害,可单发于口腔而不合并皮肤损害,多无明显全身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治疗上也比较困难,易复发及癌变。传统应用磷酸氯喹(CQ)治疗DLE有效,但副作用较大。HCQ具有抗炎、抗阻胺与免疫抑制作用,使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抑制血管渗透性,稳定溶酶体膜,所以用HCQ治疗DLE有针对性。到目前为止,HCQ被认为比CQ安全。大量临床及文献报道采用硫酸羟氯喹(HCQ)治疗DLE,证实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体内富含多种抗体的疾病,病因不清,治疗棘手。而抗疟药用于治疗SLE始于1950年,Dobois发现75%-80%的SLE患者的皮疹、发热、关节症状改善,尤其是皮肤损害。其后研究发现,抗疟药可以使SLE患者减少或停止使用的皮质激素并具有抗过敏作用。加拿大羟氯喹研究小组双盲对照研究表明HCQ 能稳定SLE患者的病情,明显减少复发。Wallace等发现HCQ治疗可减低皮质激素依赖患者的血脂水平,这一点明显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鉴于HCQ能为SLE带来有益的作用,多数学者主张HCQ用于轻到中度的SLE患者,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用于重症SLE的辅助治疗。应用抗疟药治疗SLE时,国外90%选择羟氯喹,而国内可能受认识和药物来源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选择氯喹。其实从安全角度来说,如患者病情允许、不需要仅靠抗疟药物在短时间内发挥疗效时,应尽量选择羟氯喹。
HCQ是临床应用比较安全,其副作用与每日的最大剂量相关。绝大多数的副反应可自发缓解或减少药量后消失,只有7%-30%的患者需药停药。而小剂量HCQ(200-400mg/d)与超过400mg/d的剂量作用无明显下降而副作用明显减少。与氯喹相比,HCQ更为安全和易耐受,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三、品种特点
具有4-氨基喹啉结构的羟氯喹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与其含有的喹啉环有关,其作用机制复杂,尚不清楚,主要是抑制免疫反应、抗炎等。
羟氯喹口服后吸收T1/2大约为4h,峰浓度大约出现在服药后3h,动物研究表明HCQ可广泛的分布在体内,积聚在血细胞和肝、肾、肺等其他组织中,平均生物利用度为70%,并且可以积累和长时间滞留在体内组织中。最终消除的T1/2是40d。在肝脏部分转变为脱乙酰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清除,另一部分通过粪便排泄。
动物实验显示羟氯喹的毒性仅为氯喹的1/2,因而副反应较少。服用羟氯喹(400mg/d)和氯喹(500mg/d)者分别有10%和20%左右出现不良反应,羟氯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氯喹的一半,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烦躁和失眠等;皮肤表现有荨麻疹、皮肤色素增多和皮肤干燥等;眼的毒性表现为睫状肌麻痹、角膜沉积和视网膜病;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腹泻和烧心等;肌肉骨骼症状有肌肉疼痛等。与氯喹相比,羟氯喹更为安全和耐受。
四、国内外知识产权情况
该品种没有新药保护和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该药为6类新药。
五、综合分析
(1)硫酸羟氯喹作为抗疟药,与其他同品种药相比在疗效不变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市场前景良好。
(2)硫酸羟氯喹的合成工艺不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剪映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实战教程:精细剪辑短视频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剪映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实战教程:剪映剪辑基础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食品安全运输保障措施.docx VIP
- 剪映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实战教程:短视频拍摄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便秘的中药治疗.docx VIP
-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外文电子书籍.pdf VIP
- 2022年 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与培训课件.pptx VIP
- tb 10106-202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OCR).pdf VIP
- FATCA法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