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51018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关于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 以供
参考。
式中:α——坡耕地坡度。
植物篱根系胁迫水平宽度为:
式中: DR——根系幅度 (m)。
林带遮荫范围计算公式为:
式中: L——树木荫影长度 (m) ;
H——平均树高 (m) ;
D——林带荫影边缘距林带的距离 (m) ;
β——林带走向;
A——太阳方位角;
h——太阳高度角。
16.2.4 沟垄种植可应用于坡度小于 20°的坡耕地。垄高宜取
20cm~30cm,沟内或垄上种作物。南方地区沟内不隔埂时,沟垄应与
等高线呈 1%~ 2%比降。不同地区根据区域特点可选择以下耕作法:
水平沟可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坡耕地。宜采用套二犁开沟起垄播种,开沟深度宜取 17cm~30cm,垄高 10cm,沟距宜取 60cm,沟间距可根据坡度和降雨条件适当调整,坡度陡、雨量大,间距宜小;坡度缓、雨量小,区间距宜大。 2 垄作区田可适用于东北黑土区坡度
..
.
1°~ 15°的坡耕地,最适宜坡度小于 6°的坡耕发。区田土埂应从
田块最高处开始修筑,土埂应低于垄台 2cm~3cm,高度宜取 14cm~
16cm,土埂间距宜为 60cm~70cm,底宽宜为 30cm~45cm,顶宽宜为
10cm~20cm。3 格网式垄作可适用于西南紫色土区坡耕地。 顺坡开厢,
垂直起垄,形成封闭垄沟, 厢宽 1.8m~2m。4 畦状沟垄可适用于南方
红壤区,坡地起垄沟,每隔 5 条~6 条沟垄留一田间小路,兼作排水
道,形成坡面长畦;沿排水道每 20m~30m作一横向畦埂,将长畦隔
成短畦。 5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表土集中于沟、生土起垄,沟内种植
农作物,沟中表土和松土层厚宜为 30cm~40cm,生土垄高宜为 10cm~
20cm。
16.2.4 沟垄种植是在等高耕作的基础上改进形成的,是在坡面
上沿等高线开犁,形成沟和垄,北方在沟内、南方在垄上种植农作物。
以此法进一步发展形成适应不同区域的耕作法。
水平沟是播种时起垄应由牲畜或机械带犁完成,在地块下边空一犁宽地面不犁,从第二犁位置开始,顺等高线犁出第一条犁沟,向下翻土,形成第一道垄,畜力开沟深度小,机械开沟深度大,垄顶至沟底深约 17cm~30cm,将种子、肥料撒在犁沟内;在此犁沟上部犁半犁深,虚土覆盖犁沟中的种子、肥料;再空一犁宽地面不犁,在其上部顺等高线犁出第二条犁沟,向下翻土,形成第二道垄沟相间,此后照此步骤依次进行。
垄作区田是在等高耕作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适用于东北黑土区的耕作法,是在垄沟内间隔一定距离修建小土隔挡形成区田, 分散径
..
.
流,加强降水入渗。根据试验,6°~ 15°的坡地上,最佳间距为 0.4m~
1.9m,最大 0.5m~7.4m,坡度越缓间隔越小。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的坡耕地,在等高耕作的基础上,创造了格网式垄作制, 其基本原理类同于垄作区田, 仅在操作和作物布局上有所不同。
畦状沟垄适于我国南方地区红薯等作物,由人工操作。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从坡耕地下边开始, 离地边约 0.3m,顺等高线方向开挖宽约 0.3m 的一条沟,深 0.2m~0.25m,将挖起的表土暂时堆放在沟的上方;将沟内生土挖出,堆在沟的下方,形成第一条土埂;将沟底用锹翻松,深 0.2m~0.25m;将沟上方暂时堆放的表土推入沟中;同时将沟上方宽约 0.6m、深约 0.2m 的原地面上的表土取起,推入沟中,大致将沟填满;在 0.6m 宽去掉表土的地面上,将上半部 0.3m 宽位置挖一条沟,深 0.2m~0.25m,挖出的生土堆在下半部 0.3m 宽位置上,做成第二条土埂;将第二条沟底翻松,深 0.2m~
0.25m;将第二条沟底上方约 0.6m 宽的表土取起约 0.2m 深,推入第
二条沟中,按此继续操作,直到整个坡面都成生土作埂,表土入沟,
沟中表土和松土层厚深 0.3m~0.4m。
16.2.5 坑田 ( 掏钵 ) 种植应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划分成若干 1m2
的小耕作区,每区掏 1 钵~ 2 钵,种植坑上下交错,等高成行。一钵
一苗种植坑直径宜为 20cm~25cm,深宜为 20cm~25cm,穴间距离宜
15cm~20cm;一钵数苗种植坑直径宜为 50cm,深宜为 30cm~40cm,
穴间距离宜为 50cm。
..
.
16.2.5 一钵一苗法是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用锄挖穴 ( 掏钵 ) ,以
作物株距为穴距 ( 宜取 0.3m~0.4m) ,以作物行距为上下两行穴间行
( 宜取 0.6m~0.8m) ;穴径宜取 0.2m~0.25m,上下两行穴的位置呈“品”字形错开; 挖穴取出的生土在穴下方做成小土埂,再将穴底挖松,从第二穴位置上取 0.1m 表土置于第一穴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知识简答题110题(附答案).docx VIP
- 电容屏盖板玻璃工艺流程培训【35页】.pptx VIP
-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监测措施.docx VIP
- 《Arm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STM32F103微控制器架构、编程与开发》李正军教材 课后习题答案.pdf
- 大楼运营方案.doc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初中必背古诗文138首.pdf VIP
- 21J925-2 金属面夹芯板建筑构造图集.pdf VIP
- T CAAMTB 164—2023 车载传声器 标准.pdf VIP
- DB34T13942015年茶叶色选机.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