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PAGE
PAGE #
紫禁城的环境科学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开始经营在 1406年,1420年建筑 完成。从宏伟的皇城正门一一天安门起已是宫殿的开始, 再往南伸长 到中华门的千步廊,往北到屏障全宫的景山,都是和宫城宫殿联成一 个整体的,是一座规划整齐的建筑群。
在皇城正门内的建筑,像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两代的太庙) 、
中山公园(明清的社稷坛)不计算在內,只就紫禁城以内来计算,它 的面积是七十四万多平方米,建筑物有八千六百六十多间。
我国成群的建筑物,下水道都有规划系统,故宫这样大的建筑群, 排水沟道是与地上建筑物整体规划起来的,有干线、有支线、有分水 线、有汇合线,最后水出“巽方”,与北京市水道合为一流。它的干 沟,是用大砖垒砌沟帮,工字铁活对面支顶,沟底青石铺墁,在过去 是每年春季淘挖一次,要求是“起挖淡泥,通顺到底”八个字,还有 专司此事的沟董世家,这些沟道已是五百多年的工程了。
在紫禁城内有长12000米的河流,它从西北城角引入紫禁城的护 城河,水从城下涵洞流入,顺西城墙南流,由武英殿前东行迤逦出东 南城角与外金水河汇合。这道河流对于紫禁城内千株松柏起了灌溉的 作用。在调节空气和消防利用上都有好处。 在夏季又是全宫城中雨水 排泄的去处,故宫中雨水排泄管道,在开始设计全宫规划时有一个整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PAGE
PAGE #
体的下水系统安排。它的原设计图虽然已看不见了,可是现存的沟渠 管道,除被地上建筑物变革而被破坏一部分外, 经实际疏通调查发现 它的干道、支道、宽度、深度都是比较科学的。遇有暴雨各殿院庭雨 水都能循着排水系统导入紫禁城中的河流里, 然后迂回出城汇入外金 水河东出达于通县运河流域。因此在宫中无积水之患。明代开凿的筒 子河宽52米,深6米,长3.8公里。不但增加了宫城防御,而且主 要功能是排水干渠和调蓄水库两重功能。蓄水量可达 118万立方米, 相当一个小水库。即使紫禁城内出现极大暴雨,日降雨量达225毫米, 同时城外洪水围城,筒子河水无法排出城外,紫禁城内水全部流入筒 子河,也只使筒子河水位升高一米左右。
至于给饮水问题,五百多年前的设计完全依赖凿井取天然泉水。 三大殿九万六千多平方米面积不设一井,内廷东西六宫及其他若干建 筑群,每一宫院至少有井两口或三口。值班人员和警卫人员区设井更 密。由于凿井工程的需要,在故宫里又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小型屋顶井 亭建筑,成为宫苑中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同时,小亭饰以皇宫彩画, 小巧玲珑。井亭不仅是生活用水所需,也是一种特殊的建筑艺技陈设。
宫中取暖设备有两种,一是炭盆,二是地下火道。火道又名火炕, 是和建筑连在一起,在殿内地面下砌筑火道,火口在殿外廊上。入火 道斜坡上升处烧特种木炭,烟灰不大。火道有蜈蚣式及金钱式,即主 干坡道两旁伸出支道若干,这样使热力分散两旁,全室地面均可温暖; 火道尽头有出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洞散出。这种办法在皇宫中一 直使用了四五百年。在殿内地面上则利用炭盆供热。由于宫殿高大,
为了冬季居住得舒适,凡是寝宫都利用装修隔扇阁楼将室内高度降
低,将殿内空间缩小,即所谓暖殿暖阁之类。
宫中采光只靠菱窗小洞,光线细微。此外,只能依靠宫灯,点蜡。
到了 17世纪初期,玄烨成立养心殿造办处,设立多品种工艺作坊。 其中有玻璃作坊。估计宫殿安装玻璃窗应在此时。
从文献上看,明清两代在修缮工程中有一套完整的组织。 他们有 设计的、估算的、结算的、监工的、验收的、采木的、采石的及其他 多种建筑材料分工经理人员,组织齐全。现在北京还住着专任估算的
“算房刘”家,设计兼烫样的“样式雷”家,管理下水道的“沟董”
家,烧瓦件的“琉璃赵”家,他们都是几百年来子孙相传的世职。
(单士元/文,摘自《故宫营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