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讲课精品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并发症的治疗 (二)自发性腹膜炎 1、早期、足量和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2、 选用抗G—为主的抗菌药 3、 疗程不少于2周 (三)肝性脑病的治疗 一、消除诱因 及时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避免快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二、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一)调整饮食 (二)清除肠道含氮物质 (三)口服不吸收双糖降低结肠pH值 (四)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五)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 三、促进氨的代谢清除 (一)鸟氨酸门冬氨酸 (二)鸟氨酸α -酮戊二酸 (三)谷氨酸钠和谷氨酸钾 (四)精氨酸 (五)苯甲酸钠 (六)苯乙酸钠 四、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五、GABA/BZ 复合受体拮抗剂 六、其他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 七、改善脑水肿 八、人工肝 九、肝移植 (四)肝肾综合征: 去除诱因: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感染等诱因 严格控制输液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输注右旋糖酐、白蛋白或浓缩腹水回输,在扩容基础上应用利尿剂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 重在预防,避免强烈利尿、单纯大量放腹水及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等 治疗 (五) 肝移植 晚期肝硬化的最佳选择 预后 一、与病因有关 由病毒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者预后较差 二、与并发症有关 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肝肾综合症、继发感染为常见死亡原因 三、Child—pugh分级 A级者较好,C级最差。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0岁。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患者于1小时前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出鲜红色血液,量约500ml,无血凝块。伴头晕、心悸、口干,无腹痛、泛酸、烧心。入院后又呕鲜血约500ml,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150g。既往乙肝病史多年,未定期体检。入院体检:体温 36.9℃,脉率 120次/分,呼吸 22次/分,血压105/70mmHg,贫血貌,颈侧见2处蜘蛛痣,有肝掌,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柔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g/L,白细胞3×109/L,红细胞2.5×1012/L,血小板80×109/L。肝肾功能:总蛋白48.1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20.5g/L,A/G 1.3,总胆红素18.9μmol/L,直接胆红素6.0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8.10mmol/L,肌酐120μmol/L。胃镜:食管中下段静脉中-重度曲张破裂出血。B超: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中等量腹水。腹水常规为漏出液。腹水病理:未见癌细胞。住院后因再次大出血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题 你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岁巴西男子,静脉曲张出现在上胸部、腹壁和下肢。并伴有男子乳房发育、脾大和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腹部多普勒超声显示门静脉纤维化、脾大及门脉高血流量。内镜证实存在食道静脉曲张,大便发现曼氏血吸虫虫卵,确诊为血吸虫病所致的门脉高压。 并发症 一、上消化道出血 最常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性胃病 消化性溃疡 严重肝病+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性胃病 十二指肠球溃疡 并发症 二、感染 以自发性腹膜炎多见,其他有肺部感染、肠道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及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 自发性腹膜炎 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水迅速增长、腹膜刺激征 腹水常规:白细胞>500×106/L;多形核白细胞> 250×106/L 培养: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并发症 三、肝性脑病 最严重,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病理生理基础: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体分流存在。 氨中毒学说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1.上消化道出血 2.低钾性碱中毒 3.低血容量与缺氧:大量利尿、放腹水 4.高蛋白饮食 5.便秘 6.感染 7.其他 药物和低血糖等因素。 分期 意识状态 扑翼震颤 脑电图 一期 (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但应答准确。 可出现扑翼样震颤 轻度变化和正常 二期 (昏迷前期) 嗜睡、昼睡夜醒、理解力、定向力、计算力等意识障碍和行为失常。 出现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异常 三期 (昏睡期) 昏睡能唤醒、常有意识不清、幻觉、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