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盛工作是怎样的体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我进入那家传说中的投行也算是件挺幸运的事。 2005 年是高盛东京在中国第一次校招,那时候国内对于“投行”的了解还处在萌 芽状态,如果不是金融专业的学生,听过那些大名字的人寥寥无几。 但专业光鲜的宣讲会,在穷学生看起来无比诱人的薪金,入职以后海外培训的机 会,加上“华尔街”的诱惑,那个offer 就像是一张通往新世界的机票。 坐上飞机到了自由女神的国度,我的投行之旅从纽约3 个月的培训开始。 各种肤色,各种背景,夹杂着各种方言的英语,高盛纽约着实海纳百川。回头去 想那3 个月的时间,也许是我12 年工作中最轻松、最享受的3 个月。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和项目要完成,但是周围是一群年龄相仿,初出茅庐,斗 志昂扬的新生力量,加上各种“wallstreet”的洗脑和拿着公司卡可以免费出入纽约 各大博物馆的优越感,让我像是在春天一样和风习习,生机盎然。 培训之后回到东京,工作算是正式开始。 2005 年-2007 年是全球经济历史性高增长的3 年,也是这些顶级投行收益达到巅 峰的时期。 我当时进入的是市场风险 (market risk)部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计算公司的整 体市场风险,发现各种潜在的高风险的头寸,并从公司层面来控制因市场变动可 能引发的损失。 当时全球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架构层出不穷,公司内部 培训的话题都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困境债 (Distress Asset),房地产信托基金 (REITS),PRDC……各种名词扑面而来。 我记得进入公司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因为是一个投资 框架还不完善的市场,需要明确各种风险因素,梳理历史数据及因素之间的 correlation,建立VaR Model、压力测试来评估整个业务的市场风险。 工作的第一个月每天平均晚上10 点回家,但是觉得无比充实,每天都能学到新 的东西,成就感爆棚。 刺猬实习 之后又参与了一个金属商品的项目,让我对基础金属和贵金属相关的产品,定价 和市场风险的来源,以及有哪些规避的工具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到最后就轮到最复杂的结构化产品了,PRDC,FX TARN 的市场风险计算和控制, 诸如此类。 在风险部门的2 年多时间,让我从一个金融小白到对各种金融产品言之成理。这 个过程虽然辛苦,但那个时候的成长就像接受了春雨洗礼的劲草,拔地而起。 夏 (2008.07-2011.07)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在高盛的夏天,是短暂酷热后的一场暴雨。 第一声惊雷是2008 年9 月雷曼破产的消息,我记得当时我在意大利和朋友度假, 每天听到的新闻大部分是道指又下跌了多少,今天又有几家银行和企业被政府 bailout,又有多少人失业。 在旅馆里看新闻的我们还打趣说,不知道我们回去了公司还在么,或者我们是不 是已经失业了。 我当时刚刚转到基本面策略团队 (fundamental strategies team)不久。这个组隶 属股票部门,主要研究基于股票基本面的一些交易策略,属于自营部门。 雷曼倒闭之后的市场一片萧条,黑天鹅效应下的对冲基金频频倒闭,加上政府 bailout 之后开始大范围的加强监管,包括后期出现的Dodd-Frank,volcker rule, 投行对于自营部门大幅裁员,当时的团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008 年底到2009 年初,是暴风雨之后的一片狼藉,基本上每几天都会发现一些 同事“消失”,在那段时间接到大老板的电话,大家都会习惯性的收拾一下桌上的 自有物品,因为这次会面之后,也许就再也回不来这个desk 了。 2009-2010 年的公司气氛和前几年明显有了很大的区别,“风控”和“低调”成了新 的关键字。大部分的新项目是与监管汇报相关的,关于投行最多的新闻是起诉案, 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我们是在V 型周期的最低点,还是U 型周期的最低点,或者 这次的周期就是一个L 型。 刺猬实习 在日本工作5 年之后,我在2010 年的6 月申请转到了香港公司。 香港和东京虽然同属亚洲地区,但办公室的风格有很大的区别,相比较而言,香 港办公室的人员更多样化一点,中国人的优势也更加明显一点,加之2011 年的 日本地震之后,整个亚洲的金融重心开始向香港和新加坡转移。随着中国经济的 崛起,香港的金融行业也慢慢的瞥见了一丝彩虹。 这个夏天是一个

文档评论(0)

wanw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321200100001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