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明主题班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清明节的主题教育,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
日,也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学生通过学习和朗诵有关清
明节的诗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深知自己现在的幸
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二、活动时间:4 月7 日
三、活动地点:教室
四、活动过程:
(一) 通过上网等查找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
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
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 年),清明节和
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
明节。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
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
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
1
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十多年后,
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
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
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
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
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
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
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
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
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
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
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本来,寒食节
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
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
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二)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
插柳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
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
2
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
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
人的年之说。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
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
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
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
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
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
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
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
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
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
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
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
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
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
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
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三)朗诵有关清明节的诗句:
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
3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则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
的清明游乐之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
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倾城而出寻春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 14067-2018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中文版).docx VIP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高等数学(II)》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VIP
- DB42T 2141.1-2023 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网上支付与结算》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VIP
- 计数型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模板).xls VIP
- 电线电缆资质认证认可介绍.doc VIP
-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 (5).pptx VIP
- 乙醇的MSDS.doc VIP
- 旅游类短视频对旅游目的地影响.docx VIP
- Methanol甲醇MSDS.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