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汉语会话 301 句》
第十一课 我要买橘子
焦 娜
2012 级汉硕
1
一、教材及教学对象:
教材:《汉语会话 301 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康玉华,来思平 编著 )第十一课 我要买橘子。
教学对象: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
二、教学的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简单的购物对话
(2)学会辨认人民币、百以内数字的表达法及钱的表达法
(3)学会对所买物品的大小、数量提出要求
教学要求:
(1)通过对对话的讲练,要求学生流利的朗读并能表演出来
(2)学会买水果的问价、还价
(3)学会对自己所需水果提要求
(4)记住一些常用物品名称:水果类,重量单位,人民币面值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日常购物交际用语
难点: 1. 语气助词“了”的用法
动词重叠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
用情景法、对比法、板书演示等方法教授语言点,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用讲解、演示、训练等方法。
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引出对话(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水果如橘子、菠萝、苹果、香蕉等
五、课时:
预计 4 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2
教学 :
第一、二
一、 教学: 候、寒暄、 响后尽快 入 教学
二、复 旧 : 采用 学生分 上 台 行情景 的形式复 有关 的表达,例如: 、地点。
三、 解新 :
(一) 入新 :
1、 分 复 情况 行 。
2、同学 , 在我 入今天的新 学 。今天的 程是《我要 橘子》 。
3、拿出各种面 的人民 , 学生 并回答各种面 的人民 。指着人民 学生:
老 : 是多少 ?
学生: 是一百元。/ 是五十元。
4、拿出橘子、菠 、苹果、香蕉等常 水果的 物或 片 学生
老 : 是什么水果?
学生: 是橘子 / 菠 / 苹果 / 香蕉。
(二) 解新 :
入生 学 。 生 两遍,注意 正 音和声 , 解部分复 生
,通 提 的方式着重 的搭配。
1. 看教材 学生自己拼 生 ——老 —— ——个 (每人
5 个)
—— 正 的—— —— 解、提
解生
※ 要 苹果 斤 毛 的 橘子 售
种 便宜 分 喝 音 多 瓶 雪碧 可口可
根据生 成 文要 的句子,要求学生跟着 ,一个人 了以后另一个人接着 。例如:
※ 要→要什么/要 橘子/要多少/ 要 的 ?/不要了
※ → / 衣服/ 水果
※ 苹果→ 苹果
※ 多少→多少 /一斤多少 /苹果一斤多少
※ 斤→一斤/两斤/一斤苹果
※ →一 /十 /二十
※ 角(毛)→五角(毛)/八角(毛)
※ 太??了→太 了/太忙了
※ 喝→喝什么? / 喝雪碧
※ →您
3
简单讲解对话中的语法
( 1)语气助词“了” 有时表示情况有了变化。
E.g: 不要了。(以前要过,现在不要了)
这个月我不忙了。(以前很忙)
现在他有工作了。(以前没有工作)
( 2)动词重叠 某些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短促或轻松、随便;有时也表示尝试。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是“ AA”。 E.g: 尝尝 看看 听听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 ABAB”。 E.g.: 休息休息 介绍介绍
第三、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
二、复习旧课 : 复习上节课的生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使学生尽快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三、继续讲解新课:
课文操练(第一部分)
○1 老师左手拿着人物图像代表售货员,右手拿着另一张人物图像代表大卫。
把课文表演一遍:
● 售货员: 您要什么?
大卫: 我要苹果。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 两块五(毛)。
大卫: 那种呢?
售货员: 一块三。
大卫: 要这种吧?
售货员: 要多少?
大卫: 两斤。
售货员: 还要别的吗?
大卫: 不要了。
○2 提问:对话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大卫买了什么?买了多少?
学生回答问题。
○3 教学生学会问价。
苹果一斤多少钱?
橘子怎么卖?
○4 把课文领读两遍。
4
○5 学生齐读课文两遍。
○6 让学生不看书分角色说课文。
○7 用香蕉、苹果、橘子等事先准备好的水果为道具,让同学两人一组分别到
讲台前表演课文。一个扮演售货员,一个扮演顾客。
课文操练(第二部分)
○1 老师左手拿着人物图像代表售货员,右手拿着另一张人物图像代表玛丽。
把课文表演一遍:
● 售货员: 您要买什么?
玛丽: 我要买橘子。一斤多少钱?
售货员: 两块八。
玛丽: 太贵了。
售货员: 那种便宜。
玛丽: 那种好不好?
售货员: 您尝尝?
玛丽: 好,我要四个。
售货员: 这是一斤半,三块七毛五分。还要买别的吗?
玛丽: 不要了。
○2 提问:对话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玛丽买了什么?买了多少?
文档评论(0)